你对孤独的定义是怎样的?
你感到最孤独的是什么时候?
你一个人的时候做过最孤独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会写下这三个问题,因为此时此刻,我一个人在家,坐在客厅的地板上,敲打着文字,也在思考着,一时间思绪万千,心头不禁浮起一丝丝伤感。
今天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一条短视频说:1999年距离现在已经二十年了,08年奥运会已经是11年前的事情了,陈奕迅的那首歌《十年》距离现在已经十五年了。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父母逐渐老去,我们也悄然长大。
今天来说一下我自己吧,我是一名出生于1994年的九零后,老家在一个小县城的农村,家里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父亲是一名农民工,早些年去过砖厂,在建筑工地绑过钢筋,也做过外墙保温。在我眼里父亲非常的伟大,他以坚韧的脊梁撑起我们这个家。母亲在家,家里近两年养了两头牛。母亲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我从2000年开始上学,一直到15年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实习,这些年来真的感谢父母对我的爱,包容,无私的付出。
15年毕业,开始实习找工作,我成为了一名北漂,从事销售工作,一漂就是四年,在外这四年,从学生到步入社会的过渡,职场小白到独当一面的公司老人。这四年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见识了许多事情,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和沟通。
人总是会随时间而不断成长,小时候总是管父母要钱说不够花,现在父母问手里有钱吗,不够给你打点,总是和父母说还够呢,不用打。出门在外,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每当父母问在外面怎么样,都会回答说过得好着呢,不用惦记。实际其实过得也不太好。父母年纪大了,就爱唠叨,小时候不喜欢她们在耳边唠叨,现在才渐渐明白那是父母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我在单位的时候曾因是刚入职的新人而被公司老人欺负,当我成为了老员工却不会再欺负新来的人。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不愿意帮也别给别人添麻烦和不痛快。刚到实习单位时候,因为刚刚毕业,初入职场,想多学习一些东西,抓紧上手工作上的事情,就跟着师傅认真的学习,我也很有眼力见,做事也不差劲。后期工作效率和能力也是得到了同事间的认可和肯定。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单位都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和人际关系。但是我不喜欢办公室文化和潜规则。每个单位都有各色各样的人,就总有人喜欢和领导套近乎,溜须拍马,我们称之为舔狗。年轻的我当然对这种事情不屑一顾,很鄙视这些人的作为,然而有时候却被视为低情商的表现。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说:我只想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做好我自己这个人。我不屑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同事们知道我个性直率,告诫我说这样很难在社会混得开,还是圆滑一些吃得开。的确,在单位,有好事领导肯定喜欢给和自己近乎的人。但是这些年来我依旧坚守本心,凭实力说话。
我有一个处了多年的初恋女朋友,大学、工作,都一直在一起。去年结婚,现在,她成为了我的妻子。和很多情侣一样,相识,相知,相爱,争吵,复原,再争吵,再复原。在这里给一些学生情侣一些建议,如果眼前这个人你认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相处中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摊开讲,充分的沟通很重要。另外给男孩子一个建议:如果发生意见分歧,吵架,男生不要和女生讲道理,越讲越乱,并不是说女孩不讲道理,而是,关于吵架,男孩讲的是理,女孩讲的是情!所以,作为男孩,宠她就对了。希望每一对大学生情侣能够细心珍惜,最后都能走进婚姻殿堂。因为,步入社会后你会发现,学生时代的爱情是最纯粹的,不掺杂其他东西。
今年是毕业的第五个年头,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结束了四年的北漂,回到老家省会城市,买房安家落户。离开北京,真的有很多的不舍,然而为了生活,还是回老家来了。我是一个适应新环境能力很慢的一个人,现在身边的一切还需要重新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上的事情的认知也有所改变。之前急性子,有事情必须办完了才能踏实的待着,现在发现事情永远做不完。一件又一件。前几年总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甚至有时候还会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该以怎样的方式过完这一生?有时候还羡慕那些去世界各地旅行的,同样的年龄,他们的经历确实那么的丰富多彩,而我只在老家、大学城市和北京这三个城市生活过,中国很大,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也想去看看。但是,回头想想自身情况,不允许啊,我有新组建的家庭,有家里父母,作为儿子,作为丈夫,我觉得我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现在的我对父母很愧疚,之前上学的时候没钱,现在工作赚钱了,却没时间,我一直想带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几天,带他们去海边,明年吧,明年夏天一定去。
我觉得生活这个东西,之前想象中我更倾向轰轰烈烈的才好,但是现在我发现原来平平淡淡才是真,我现在只希望岁月静好,时光慢行。现在的我已经不再迷茫,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多挣些钱,给父母、给家庭,带来一些好的物质条件,让她们更好的生活。祝愿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4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