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航运业大数据应用迎来新风口

航运业大数据应用迎来新风口

9月27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承办的“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2019)——大数据助力港航创新发展”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境内外信息技术专家、交通及口岸政府机构和港航企业高管及行业相关人士逾300人参会,共同论道港航数据资源建设、港航数据应用场景创新、港航大数据产品创新、港航商业模式创新,以期为港航业创新发展指明道路。会上,全球首部以港口、航运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版)》(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化研究所编写并发布。该报告站在全球的角度,全面客观总结2018年至今港航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科学实践经验,剖析信息化建设的脉络,预测未来港航信息化发展趋势,帮助行业内外全面了解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情况,为港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该《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对全球港口、航运、港航公共服务以及港航信息化创新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港航业信息化发展所呈现的热点与趋势进行了探讨,今年《报告》中还首次披露了全球港航信息化市场规模以及港航业信息科技成熟度曲线两大研究结果。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大数据引领航运业未来发展》的主旨演讲。全面分析了航运业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为行业指明了方向。

大数据时代给全球港航业带来的三大趋势

第一,推动港航业创新、创效、服务升级。不断发掘新的商机,创新新的价值,将是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利润率的有效途径。此外,开拓信息服务的定制化,营运决策精准化,生产业务可视化,智能化等方向应用,均可有效地推动行业服升级。

第二,提升港航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区域发展方面,谁掌握了行业大数据,谁就具有了国际话语权,例如通过指数的延伸品交易,形成行业定价标准,在国际上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促进政府监管改革创新和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促进政府有效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且适当的开放、共享大数据,为行业的增质提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数据与航运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同时在指导思想中提到,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航运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影响到这个古老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该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将大量的、原始的、零散的、动态的数据,经过整合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不断优化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业务效率,还可以发掘新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业务运作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是关键。

(1)完善的基础数据,是实现航运大数据的前提保障;

(2)高质量的经营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3)数据的互联互通,是提升航运业整体协同效率的基础;

(4)物联网采集数据,是智能航运发展的前提。

航运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产生的海量数据由于来源不同、格式各样,存在标准涣散和数据质量优劣的问题;

(2)大数据的共享和应用缺乏数据资产的保护措施;

(3)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阻碍大数据发展的一个“关卡”;

(4)航运大数据的应用缺乏丰富的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的挖掘;未来行业大数据应用要从整合走向跨界融合的应用,需要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来驱动;

(5)航运大数据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推进航运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港航资源统筹配置能力,赋能大数据应用创新引导和升级;

(2)进一步完善航数字基础设施、数据标准及安全体系建设;

(3)要鼓励行业挖掘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

当前,世界各国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基本同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关键看谁跑的快。关键是要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机。这是基于大数据学习处理和分析的行业领域,形成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通过大数据应用,推进产业的新模式,行业的新动能,服务的新水平。

徐祖远表示:“中国的行业市场足够大,中国的航运数据足够多,中国的大数据技术也足够强,没有理由做不好行业大数据的合理应用。在大数据时代,更加需要各方加强深度的交流,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构建跨界融合,共产、共享的数字交通产业生态,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为我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交通全部建设提供支撑。”

会上新发布的《报告》及时提供了最新港航信息化发展热点分析,为行业抢占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港行信息化发展新热点

热点一:智慧化聚焦于终端智能化。5G技术的成熟将为终端接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这使得终端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能力都有了很好的支撑。一方面,边缘计算更便利,大量的计算任务不必放在云端,可以在采集终端上进行数据本地分析和存储,只向云端上传必要数据,或者由大量的终端分布式响应具体的数据查询请求:另一方面,自主智能设备将广泛的应用于港航业,例如:自动化码头的自动AGV小车和自动化港机,智能自主航行船舶,码头自动巡检无人车(或无人机),自动验箱、验船机器人等。

热点二:融合化聚焦于应用联盟化。数据融合关系到数据标准、共享机制、保密与安全等多方面问题,但本质上融合的动力应当来源于数据的应用场景,即通过利用数据解决业务问题来实现融合。实践中,由实际业务主体直接发起的数据共享合作往往阻力较大,相比之下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融合的阻力较小。因此,当前港航业中实际落地的数据融合案例都是以应用导向的多方联盟共同模式推进。例如:货讯通(Cargo Smart)推进的GSBN联盟整合了多个船公司和港口公司,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提单电子化应用为其目标。

热点三:平台化聚焦于虚实一致化。平台化的过程中,现实世界中的港航货物运输、装卸操作和业务程序都以数据形式被放到了虚拟的信息化世界之中,而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是航运电子商务平台或港航数字孪生。这就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确保虛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即虚实一致性。如果线上虚拟世界的数据与现实情况不一致,就失去了平台化的意义。例如,虽然区块链上保管了提单信息,但如果提单上链时已经有瞒报的错误信息混入,或者对应的货物在途时被损坏或盗取,那么区块链上提单信息不可纂改的特性就失去了意义:又如,如果电子商务平台上成功预订了舱位,但现实中货物不能按时上船而被甩箱,那么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业务承诺就会因为无法履约而失去意义。

航运业大数据应用的下一个风口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END

中国船检独家文章,欢迎转载或报道,转请注明出处“中国船检或国际船媒”,违者必究!

你的每一份关注,我们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374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