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食品饮料行业产值从 1978 年的 470 多亿到 2018 年 12 万亿元左右,增长了 200 多倍,影响范围涉及 14 亿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饮料行业第二个阶段即 2000 年以后,迎来了高速增长,其外生力量是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而内生动力来自——大单品。
食品饮料行业在 21 世纪初的高速增长阶段,形成了诸多大单品品牌,饮品行业中,王老吉、六个核桃等;乳制品行业中,伊利旗下的安慕希、金典系列产品等;调味品行业中的海天酱油等。除此之外,新类型的大单品君乐宝涨芝士啦以每个月销量过亿的成绩,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新兴代表。
那么,新消费时代,乳业人该如何打造大单品?我们能从上述产品案例中找出这四个共性:
一是推动细分门类变成大单品。食品饮料行业门类众多,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大单品将区域化产品推广成广谱性的产品,比如六个核桃,从核桃的一个门类挖掘它的价值,变成和功能性紧密相关的门类产品;另一个是能够重复消费,变成大众消费者能够饮用的消费品。
二是多场景引爆,多渠道联动。以王老吉和加多宝为例,产品主打餐饮渠道,强化火锅场景,成为餐桌上餐饮企业的组合产品。此外,它们还有一个重要销售时段,就是逢年过节。总体来说,就是在一两个渠道拉动产品增长,再通过多场景扩展,多渠道联动扩充。
三是从流行、时尚到扎根生活。爆品、网红产品是昙花一现,大单品却是长期畅销,为什么?香飘飘将广告语改成“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变成了消费者的一个生活方式。而近几年食品饮料行业的重构重点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之后,让产品从过去一时流行变成刚需,让产品根扎进生活里。
四是品牌品类化第一为唯一。如今的大单品都把自己的品牌变成一个品类的代名词,像红牛等于功能饮料,让品牌和品类划等号,从数一数二到独一无二。
直到 2015 年大食品行业迎来行业的拐点。从数据来看,增长速度放缓,个别门类出现负增长,这让大单品在新时代下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突破品类成长天花板、品牌老化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如何对接分众化市场(一个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新渠道新营销的新挑战等。
大单品面临这么多新时代的挑战,未来到底还有没有大单品的机会?基于华糖云商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食品饮料行业仍然处于品类爆发期,有大量大单品出现的市场机遇,但是驱动大单品出现成长的力量和要素发生了变化,百亿级大单品机会减少,十亿级独角兽机会增多。
在新消费时代下,食品饮料行业品类爆发的动力来源于:
更年轻和再升级。要抓住 Z 时代,因围绕新兴消费群体需求有大量的机遇存在,提出“所有行业都可以再重做一遍”的口号;市场是分层级上升的市场,准确判断应该是分层升级。过去一块钱的水是主流,前两年是两块钱的,如今像百岁山已成为主流。同样我们消费者不断升级,产品再升级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多。
原料和技术的创新。对技术关注度低,是国内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家常犯的错误,未来技术的驱动明显,技术在食品饮料行业占比将会越来越大;由于东西方人饮食方式的区别,中国本土很多的优质原料,未来都会陆续成为食品。
新兴消费场景。在中国,除了新生代不断形成,还涌现出许多新生的消费场景,它是伴随着碎片化出现的。例如卡士就从餐后消费场景入手,将餐后一小时定位餐后专属的助消化酸奶,创建了一个新品类。这些新的消费场景形成之后必然带来和场景相关联的产品机会,要抓新兴的消费场景,其中既有大的场景,也有小的场景。
新渠道和商业变革。线上线下联动,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中来,进而带动更多消费者消费裂变模式,一定要把这些驱动力量抓在手里,变成自己的动力。而在重构期企业要强化的是一体化运作能力,即要迅速的把消费需求变成产品和服务。
面对食品饮料行业的重构期,企业要把握住规律和要素的变化,便可以打造出差异化的大单品,让单品成为整个行业的驱动力量。
来源:糖烟酒周刊。本文作者梁剑,系华糖云商董事、糖烟酒周刊副总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乳业资讯、原创文章、产品信息,请扫码关注新乳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