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长江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曾经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我们的先祖曾在两河流域生活、奋斗、繁衍。李白曾有诗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也被称之为"地上悬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黄河绵延纵横五千多公里,在我国黄河是仅次于长江的河道,但是黄河的含尼沙量却是最大的,而其所携带泥沙有一部分被冲入海洋,还有一部分沉积在河床底下,正是沉入河床底部的这部分泥沙曾带给我们最沉痛的灾难。因为这部分沉积在河床之下的泥沙,导致黄河河道要不断抬高,以至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床高度比地表高出很多,这便是黄河为何被称为"地上悬河"。
这就相当于每一个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居民头上都悬着一个超大型水库,平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决堤,那就是一片汪洋。而黄河决堤在历史上的例子并非少数,历史上黄河决口次数高达1500多次,单单是河南开封就曾被淹过七次,有这样恐怖的一个东西整天在你们家门口,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那如今我国的技术如此是发达,能否将下游河床底部的泥沙挖走,来避免这种现象呢?
我们都知道黄河的泥沙量主要是因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黄土高原的植被被破坏,从而致使水土流失,而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十分脆弱,雨水和河水的冲刷将大量的泥沙带入黄河,致使黄河黄河河床不断增高,黄河水的治理也是古代历朝历代的重中之重,而"黄患"也是困扰历朝历代最大的问题,其实在古代,历代朝廷都有专款专用来治理黄河水患,但因为技术不发达,加之贪官污吏对这一款项的贪污,因此,各朝各代治理黄河的成效甚微,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那现在技术如此的发达,能否有好的办法来治理黄河呢?有人会觉得既然是沉积河床底部的泥沙是源头,那就把泥沙挖出来,降低河床不久好了,要知道,黄河每年有超过十亿吨的泥沙被带到中下游,如此惊人的工程量要花费多人人力、物力去干?要干多少年?况且这说白了也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那如今黄河的泥沙是每年都清理的吗?是怎么样进行清理的呢?首先,在黄河上游的三门峡地区是有两个水库,专门用来调水调沙的,在雨季来临之前,这两个水库就会开闸放水将河里的泥沙冲走,防止泥沙堆,形成决堤。其次就是环境治理了,现在黄土高原经过几十年的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现在黄河的泥沙量也比以前少了许多。其实要解决黄河泥沙的问题还是要从源头上想办法,只有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才能治标治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