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医生或者营养师,到底谁能够帮助慢性病患者实现长寿?

医生或者营养师,到底谁能够帮助慢性病患者实现长寿?

很多人对糖尿病或者任何一种疾病最大的误解是要一定要治疗,治疗当然就离不开吃药,严重的还有手术(手术吃药也许能够缓解寿命,但是影响往往是寿命的减少,比如胃转流手术),但是却经常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或者有的人也把饮食考虑进去,但是很少把饮食当成一项治疗手段,甚至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其实对于慢性病而言,饮食治疗(医学专业称之为“营养治疗”)甚至是比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手段。因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所以比起治,更重要的是“养”。

不要觉得这是个很新鲜的观念,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内分泌界就将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2015版)》)上升到了营养治疗的程度。而在很多的医院里,也早就有了营养治疗的方案,比如很多病足患者住院后,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抵抗力,营养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鉴于高昂的营养针费用,很多患者也可以通过营养师制定的营养食谱来增强营养。

吃从来就是一门学问,而把吃变成一项治疗手段,就更是非专业人士不可胜任的职业。

从根本上来说,糖尿病人接受营养治疗当然是为了活得更久,也就是获得更高的寿命。在大多数的人严重,医生一定是长寿人群,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医生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营养学家。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有没有大吃一惊?曾经有人做过一项有趣的调研报告: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职业有哪些?调研结果是:音乐家和营养学家、养蜂人等。音乐家因为音乐而可以经常保持心情愉悦,养蜂人常吃蜂蜜而长寿,而营养学家则因为吃于是长寿。

关于吃这个行业有关的可不只是营养师,厨师应该是更为庞大的人群,但是为什么厨师没有上长寿榜呢?因为厨师更多考虑的是“好吃”,而营养师更多考虑的是怎么吃才健康。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对很多重要的单位除了厨师必须配备营养师的原因(学校,医院等),因为“会吃”、“懂吃”没那么简单,不是光满足口腹之欲就可以了,“吃”可以帮助治病,而且能够帮助长寿。

现在国家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消灭了天花、结核、疟疾、霍乱等传染病,但是不断爆发的慢性病却让中国的健康事业进入了更加水深火热的境地(医保快被这些慢性病拖垮了)。现在国家也认识到了营养知识宣传的重要性,前卫生部副部长公开发言:“2020年中国死亡原因80%将来自于慢性病,而主要原因就是营养学知识普及的缺位。”于是,中国的卫生事业进入了从防病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新时代。

对于慢性病,现在各国的营养学家、生物学家、医学专家共同的一个结论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营养断层"。既然是吃出来的毛病,那就还是要从吃上面来解决。

糖尿病饮食到底犯了哪些错误呢?

一、食品过度加工

现在充斥在我们周围最多的就是被过度加工的食物,超市中里琳琅满目的商品,80%以上是加工食品。这会导致个结果,一食物中的营养大面积流失;二食物中的热量大大增加;双管齐下,于是人们不断长胖,看起来是营养过盛的肥胖,其实却是陷入了营养不足的漩涡。没有了食物给我们提供营养密集型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使身体长期处于"隐形饥饿"状态,于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都开始慢慢来临。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饮食不断强调要返璞归真的原因,多吃粗粮,少吃加工食品,这样才能健康。

二、食品摄入种类过少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这个机体的健康需要的是40多种营养素必须共同发挥作用,如此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和器官代谢工作,而很多人连每日必须摄入15种食材(中国膳食指南标准)最低标准都实现不了,更何况是40多种了,于是长期以往,自然身体最终不堪重负,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彻底摧毁了人体这座大厦。所以食物多样化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第一饮食原则。

而且,即使是不考虑营养素的摄入,但是为了增加身体的抗病性,我们也应该多摄取一些富含花青素、番茄红素、大蒜素、硫辛酸等等的食物。这些营养素虽然不是人体所必需营养,但是也能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所以现在已经明了饮食治疗目前的2个主要目标:(1)少吃加工食品,把热量降下来;(2)食物多样化,至少每天吃15种以上食品。

只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持续爆发,也能通过饮食治疗控制慢性病并发症的出现(美国通过营养治疗在20年时间把美国糖尿病的数量下降了2/3,甚至美国专家已经把糖尿病视为已被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慢性病患者长寿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strong,不要虚胖”! 至于已经得了糖尿病,甚至出现并发症症状的患者呢?想要改善糖尿病,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去修复胰岛。因为高血糖问题就是胰岛受损造成的。正常的人体是能够自主分泌胰岛素的,所以即使吃很多,血糖也在标准范围,无非是低一点或者高一点。但是糖尿病患者不一样,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了,胰岛素自然不足,于是血糖只能游离在血液中,而不能被细胞消耗。一单胰岛功能持续受损,血糖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到后期,很多人即使吃好几种甚至打胰岛素血糖也降不下来的原因。因为胰岛功能不断降低,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了。那胰岛怎么修复?怎么知道是修复了胰岛而不是又一款降糖药?更多慢性病问题,请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087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