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爸爸,我不想坐后排

爸爸,我不想坐后排

成功的教育,源于积极的沟通


老师在给孩子排座位时

家长同时竭力给自家孩子争取最好的座位。最好的教育资源。


多年前,

已经说过,在逃课之前日子。

班上几十号人里,

我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那最差的。

说得好听点些,

就是随大流里的中流砥柱,

偶尔还会被数学老师点起来,

回答那么一个小问题。


可至从被班主任分到了靠后排的那时起,

后面往黑板上瞧,前面一层层地尽是人头涌动。

总觉得自己快要被遗忘了,

只让我烦燥得不想上课。


我上课时总凝视着班主任,

就想,

为什么倒霉的是我?为什么不让我坐在前面,

因为我个头高些吗?那他为什么个子高还坐在前面。


而那时幼小的我有这个疑问,也不敢找老师去问。

跟父亲说了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甚至再后来,产生了偏见,一度自暴自弃而怨恨老师。


在我们孩提时代,我们总能遇到了种种困难和疑惑,

也并不是总有人及时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似乎我们很少去想为什么。

只知道,

老师对的,家长也是对的。

当孩子面对问题时,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大人们的及时关注和解答时,

问题一再发生,会一再困扰着他,

孩子甚至会产生质疑,沮丧,抱怨。

而变得冷漠孤僻,产生逆反心理。


这是一个家长,老师,孩子自己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1.平时,我们是否该听听孩子们说什么。

目前教育面临的是考试成绩的好坏。

好的成绩取得并不是说孩子的聪明与笨,或者说单方面指学习技巧,

根本原因是在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建立

平时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倾听孩子分享到新知识,并与之分享。如此孩子乐于学习。

在取得好成绩时,积极给予关注和肯定,如此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肯定。形成了良性循环。


2.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同时培养孩子学会沟通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是与孩子积极沟通。而不是直接的打骂和责怪。

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鼓励孩子思考。

培养孩子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在这里,先讲个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教子故事。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买东西,儿子也要去。

曾子的妻子为了哄住儿子,告诉他等自己回来杀猪给他吃。

没想到曾子的妻子回去的时候,就看见曾子在杀猪。

于是她说她只为了哄骗儿子,怎么真的把猪杀了呢。

曾子说你今天骗了儿子,儿子会有样学样,以后去骗别人,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影响,我们得做好榜样。

如果曾子没有杀猪给儿子吃,或许以后他的儿子以后会变成坑蒙拐骗之人。

教育好孩子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从自身出发,言传身教,严以律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0666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