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执导神话电影《封神三部曲》,发布了一组最新的角色黑白。
海报以黑白为底色,人物脸上尽显岁月的苍劲,点点星火又凸显封神大战的惨烈。
是的,乌尔善的这次新作,将目光对准了中国传统神话《封神演义》。
这也是除《哪吒》建立起来的“封神宇宙”外,又一部国产封神系列电影。
光是筹备,乌尔善导演就花费了近7年之久。
这7年不为别的,只为潜心研究《封神演义》各种故事文本,原汁原味的还原“封神”。
现实中每每聊到近些年的国产神话类电影,各种妖魔鬼怪横行的情况,看得人连连摇头。
尤其毫无演技的小年轻们,靠着一张脸往舞台上一站,轻松收割数亿票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古训似乎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一点上必须要强调的是,《封神三部曲》的选角,将不再重走老路——不用流量明星,自己来造星!
事实上,此次影片的主要演员的选取方式,一改之前中国大片的“习惯”:
主角圈定人气明星(预算的大部分),配角再从新人里找。
《封神三部曲》的选角触伸到全球,由国内一直延伸至东南亚、澳洲、欧洲以及北美。
为此,剧组出动了八个选角团队找新人,他们的选角目标只有一个——通过电影来造星。
用导演乌尔善本人的话来说,“与其让演员给《封神三部曲》创造价值,不如让《封神三部曲》给演员创造价值。”
或许有人会有所顾虑:宣传如此,实际结果会不会又重蹈覆辙呢?
仿佛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乌尔善导演又亮出了他的另一手王牌——“排他性”。
演员若投入到影片的拍摄,就意味着他没有机会接其它项目,也不能上其它通告。
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封神三部曲》像《指环王》一样,非一部上映之后再拍续作,而是连续的拍上了起码一年半到两年。
“排他性”的出现,再加上电影所需的大量战争戏,骑马打仗的危险表演必须不可缺。
这等于是堵死了流量明星的进入,让他们放弃想要捞一票走人的打算。
于是我们会在主演名单发现于适、 海亮、李昀锐、徐菲、孙睿这些演员资料几乎空白的新人。
而这些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新人,很可能在这个“造星平台”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其次,最新的角色海报中,我们看到了费翔饰演的商王殷寿、李雪健饰演的西伯侯姬昌,以及夏雨饰演的申公豹。
一众老牌演员之中,黄渤饰演的姜子牙,甚至第一眼都让人认不出来了!
这些老牌演员的演技水平自不必多说。
他们早就凭借早年间的多部影视作品,赢得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肯定。
也只有他们,能够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对主演的表现感到放心。
除了演员阵容,幕后人员的阵容也堪称神级别般的强大存在。
《指环王》三部曲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担任制作顾问,《捉妖记》出品人江志强担任监制;
冉平、冉甲男父女担任编剧,《霸王别姬》编剧芦苇携手《卧虎藏龙》编剧詹姆士·沙姆斯担任剧本顾问;
《星球大战》、《真实的谎言》、《独立日》视效总监道格拉斯担任视觉特效,《卧虎藏龙》艺术指导叶锦添担任美术指导......
这些个台前、幕后人员的代表作,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
就冲这个阵容,足以看得人眼花缭乱。
无怪乎有人开始期待电影成为“东方版《指环王》”。
人员跟上了,技术硬件自然也得跟上。
有报道称,《封神三部曲》的制作投资高达30亿量级。
惊人的30亿,是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用于对中国电影工业化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与大胆试验。
乌尔善导演潜心筹备了近七年的时间,就是为了确定影片能够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学。
同时,又让国内贫瘠的电影工业化水平,向好莱坞方面更加靠拢。
拍摄期间事无巨细的严格团队管理,让郭帆导演探班后,自叹《流浪地球》的工业化水平“就是手工作坊”。
回顾乌尔善导演的职业生涯,2015年他就凭借《寻龙诀》惊艳了影迷,影片成为各种IP改编电影中的翘楚。
该片既收获了口碑,又收获了16.8亿的票房成绩。
而《寻龙诀》的出现,不过是乌尔善导演生涯的第四部执导作品。
照理来说,乌尔善本可以趁热打铁,利用好口碑炮制更多的电影。
可他却选择急流勇退,潜心打磨《封神三部曲》,数年如一日的拍摄过程令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最终结果。
但是乌尔善就是这么做了,只是为了填补中国神话史诗大片的空白,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
就像吴京对于自己投资《流浪地球》6000万时的看法一样。
电影赔了不要紧,但中国电影总要先走出第一步。
最终《流量地球》的46亿票房成绩,有目共睹。
比起一堆烂戏借着流量快速变现,捞一票走人的作法。
引入工业化水准的国产电影,才是中国电影真正发展的方向。
《封神三部曲》十年磨一剑,待这一剑刺出时,定是锋芒毕露般的存在。
青石电影编辑部 | 石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8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