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爹是王羲之 老婆是​谢道韫 ​自己是太守 结局是家破人亡

他爹是王羲之 老婆是​谢道韫 ​自己是太守 结局是家破人亡

王羲之有个叫王献之的儿子,也是大大的有名。但他另一个儿子王凝之,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知道他的人不多”,当然指的是现在,在当时,这位仁兄却是“天下最幸福的男人”,因为他出生于有名的世家,有个著名的老爹,还娶了个当时最有名的女诗人,又生活在一个最有名的风流时代(魏晋)。

这个“有名的世家”就是王家,东晋两大望族之一,另一个是谢家。

有唐诗曰

诗里的“王谢”,指的就是这两家。

王谢两家不仅是当时有名的贵族,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贵族。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那是指现代而言,贵族都被革命革掉了。其实,中国古代不仅有贵族,而且贵族之渊源比欧洲古老得多。王家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就是王羲之家族。

那么谢家又是哪家呢?听过谢安吗?谢家就是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族。

这个谢安,也是大大的历史名人,当时的宰相。王谢两个望族有多“望”呢?如果把这两个家族比作两只高贵的凤凰,那么其他家族都是鸡,而且连土鸡都算不上,是许多人都瞧不上的饲料鸡!

这么说有点虚,我们来举个例子:

王家从秦朝王翦、王贲、王离爷孙三代封侯开始牛逼,到公元276年王导出生达到巅峰,因为拥戴东晋皇帝司马睿登基有功,时间又翻过一朝,刘宋灭掉东晋以后,公元453年已经过去两百年,王家还是那么牛逼,有一天,太后的侄子去王家炫耀自己的皇亲国戚身份。

王家很轻蔑地问他:“我们家以前有个马车夫也姓路(老王旁白:皇太后姓路,此马车夫正是太后的哥哥),不知道和你神马关系?”

太后侄子羞愧的溜走了。谁知道他前脚离开,王家后脚就把他刚坐的床给烧了!

你说王家有多嚣张?

这样的饲料鸡,自然是配不上高贵的凤凰的,而这两只高贵的凤凰,自然也不会把那些饲料鸡放在眼里。于是,他们两家的儿女大了,首先考虑的是在对方家里找对象。

女诗人谢道韫,就是这样嫁给王凝之这个蠢材的。谢道韫,东晋宰相谢安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身怀“咏絮之才”的谢道韫,不仅当时号称“才女之最”,即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才女之一。

谢道韫多有才呢?《世说新语·言语》里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可惜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谢道韫的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所表现,“咏絮之才”这个典故,就来自于这个小姑娘:很小的时候的某一天,谢道韫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耍,玩着玩着下雪了,叔父谢安来了兴致,指着飘飞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你们说这些白雪像啥子?谢安有个叫谢郎的侄儿,也是个小才子,不假思索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像空中撒了一把盐。这比喻还行,但和小道韫的相比就弱爆了,她的比喻是这样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话说这个谢安,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就是在他指挥下打赢的),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自然明白此句的高明之处,不由得点了32个zan;谢道韫的“咏絮之才”,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因这个典故,谢道韫与汉代的班昭(《汉书》作者班固之妹)、蔡文姬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咏絮之才”也成为后人称许才女的常用词语。

谢道韫把雪比喻为风吹起的柳絮之事,还上了《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牛吧?当然牛!大名上了《三字经》,不是牛来也很牛!

不知不觉间,才女长大了,该嫁人了。本着饲料鸡配不上凤凰的原则,谢家自然把择婿的目光,投向全国唯一能与其门当户对的王家。一直十分关心这个侄女的谢安,自然同样十分关心侄女的终身大事,他最先看中的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但他听说王徽之不修边幅,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便改变了主意,将谢道韫许配给了王凝之。

话说这个王徽之,他的不修边幅蓬头散发衣冠不整,正是崇尚所谓的“名士习气”的结果,作为“名士”代表人物的“竹林七贤”,几乎成了当时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所谓名士习气,却使谢安十分反感,说明那些人追求的那些玩意儿,其实是低级趣味,为主流社会所不容。

话说这个王凝之,作为“书圣”王羲之的老二,自然也会写几笔,史料上说他“善草书、隶书”,而且先后当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太守。也就是说,这人不仅是个艺术家,还是个当官的,谢道韫嫁给这样的男人,至少跟“幸福”二字是沾得上边的。事实却相反,谢道韫婚后不久回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懵逼了,问:“小王是王羲之的儿子,不是庸才哦,你为啥不开心呢?”谢道韫回答道,我们谢家一族当中,叔父辈中有您和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居然还有王郎(指王凝之)这样的人!

谢道韫的意思很明白:这个王凝之,简直是给咱们谢家丢尽了脸。言外之意是:让我嫁给这样的男人,真是老天瞎了眼。

当然不是老天瞎了眼,是谢安瞎了眼。

他没有“看”到,作为国家公务员的这个侄女婿,居然狂热地信起了五斗米道,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踏星步斗,拜神起乩”,整天只知道装神弄鬼,对五斗米道的迷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谓五斗米道,是道教的一个分支,东汉顺帝时张陵创于西蜀鹤鸣山(或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因入教者须交五斗米而被称为五斗米道,又因张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其为天师,亦称天师道。

当时的东晋,已经到了气数已尽的危急时刻,屋漏偏逢连夜雨,又爆发了孙恩起义。作为会稽太守的王凝之,面对强敌进犯却淡定得很,因为他打死也不信——孙恩和我一样信仰五斗米道,说他谋反,哪个信啊?反正我不信,打死我也不信!孙恩谋反的消息被证实后,他又不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保佑百姓不要遭殃。

老公如此愚昧,谢道韫不仅仅是哭笑不得,简直是欲哭无泪,她多次劝他不要玩儿那些没用的,要积极备战,王凝之都不听——咱们有道祖保佑,怕他个球!放心吧,看在我天天祈祷的份上,道祖会保佑我们的,不信跟你赌一毛钱。

谢道韫劝解无效,只好自己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进行训练。

非常遗憾的是,王凝之的道祖大概是睡着了,没能阻拦住叛军的进攻,当孙恩的叛军潮水般冲进会稽城,不仅王凝之自己命丧叛军之手,他的子女们也尽遭叛军屠杀。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谢道韫,手持兵器带领家中女眷奋勇杀贼,杀了几十个叛军之后,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那时她手上还抱着年仅3岁的外孙,对孙恩厉声大喊:“这是我们大人的事,与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谢道韫的大名,孙恩此前自然听说过,如今见她毫不畏惧,觉得她不仅是个女才子,还是个女中豪杰,顿生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杀害她和她的外孙,还派人把他们送回会稽。

从此以后,谢道韫足不出户地寡居在会稽,闲暇时写诗著文,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64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