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做事总拖拉,家长不要着急纠正,这可能是孩子的“自由探索”

孩子做事总拖拉,家长不要着急纠正,这可能是孩子的“自由探索”

文|暖心妈妈育儿(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君君,马上迟到了,你能不能快点收拾东西?”
  • “君君,已经七点半了,你还没有洗澡,你能不能赶紧洗澡?”
  • “君君,半个小时了,你的玩具还没有收!你能不能快点?”
  • ......
在君君的家里,每时每秒,爸爸妈妈都在催促他干活。因为,君君真的太喜欢拖拉了!不管什么事,他都喜欢慢吞吞的,似乎多拖一会就可以少做一点一样!
像君君这样的孩子,存在于我们的很多家庭中!孩子做事总喜欢拖拉,也被父母认为是坏习惯,殊不知,并非如此!

孩子做事拖拉,那是因为他们处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下

在北上广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生活节奏快,不管是在地铁站还是在公交车站,不管是上班的路上还是回家的路上,人们都在奔跑。为什么?

因为生活压力大!同理,将这个道理换算到孩子身上,孩子为什么做事拖拉?那是因为孩子处于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下!

因为孩子的内心是平静的,无忧无虑的,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压力,也无法认识到自己应该尽快做完事情,所以他们才会拖拖拉拉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应该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评判孩子行为的正确与否。

家长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评价孩子的行为

  • 影响孩子的独立

由于孩子的拖拉,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方式,当j家长用自己的角度加以评价,并予以处理——让孩子做出改变的选择时,孩子就会感受到干涉,导致孩子的思路被打断。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也会被阻断,影响孩子的独立性。

  • 影响孩子的性格

当孩子的行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的时候,孩子就会从内心对自己产生疑问:“我是不是做的不好”、“我的做法是不是错的”、“我是不是很笨”等。

面对父母一再的指责,孩子的内心就会回答自己的问题,得到确定的答案。这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是,孩子会变得自卑,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不愿意为新鲜的事情做出尝试。
  • 影响家庭关系

当父母与孩子一再因为做事拖拉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对父母的负面情绪,如不满、怨恨等,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久而久之,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 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做的好好的,这时候,父母来“插一脚”说“你怎么这么慢”一句否定孩子行为的话,这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容易让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什么事都与父母的旨意对着干。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孩子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做事风格的!我们能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骂与否定。

孩子生来并非白纸,他们有自己的底色

  • 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本质应该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最适合的判断,给孩子正确的建议。因此,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以此增强对孩子的了解。

陪伴孩子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最简单的就是陪伴孩子玩儿,陪伴孩子玩玩具、搭积木、看看书、看看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等。

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很容易做到的陪伴,都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建立对孩子的了解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公益性的地方,让孩子付出的同时,自发地感受奉献的快乐。这样的陪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境,让孩子的爱心变得更好!

  • 尊重孩子

一个懂得尊重的孩子,在社会上会更加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最好孩子的榜样,在平日的生活中,给足孩子尊重。

就拿最简单的让孩子上兴趣班这件事来说,我们应该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而不是跟着我们大人的喜好,看身边的朋友家小孩都在学什么,就让自家孩子学什么。

“宝贝,这是妈妈根据你平时的喜好,为你精心挑选的4个兴趣班项目。你看看你对哪个感兴趣呢?如果这些都不是你喜欢的可以自己想想,你最喜欢干什么,最想学什么。想到了再告诉妈妈,妈妈再帮你报。”

除此之外,还要大度的接受孩子的拒绝。

“宝贝,这只是妈妈的建议。如果你考虑下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感兴趣的项目,也可以!你也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可以等,等你愿意学的时候,咱们再去学,好不好?”

这样和孩子沟通,孩子会更加乐意听我们的教导,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贴近。

  • 询问孩子原因

当孩子一再拖拉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责骂孩子,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平息我们的情绪,静静地询问孩子不愿意立即做的原因是什么。

“宝贝,妈妈在半个小时之前,就喊你去写作业,为什么到现在你的作业还是一个字没有写呢?你可以告诉妈妈,你的原因是什么吗?”

当孩子告诉我们是因为他想把动画片看完的时候,我们也不要着急骂孩子,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宝贝,妈妈有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想把电视看完再去做正事。

可是,你想想,如果妈妈把电视剧看完,再给你和爸爸烧饭,你跟爸爸是不是要挨饿了?妈妈不反对你看动画片,可是如果你能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再去做其他你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会更好、更踏实,你觉得呢?”

利用同理心和孩子沟通,会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觉得我们与他们是相似的,有共同话题的,这样的话,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也会更加简单。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的做法进行主观臆断的评价。我们应该做的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予孩子相应的引导。

今日互动:你家孩子做事拖拉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育儿道路上妈妈们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和孩子共同成长难免跌跌撞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暖心妈妈育儿,暖所有妈妈的心。

我是暖心妈妈,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513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