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上映后,可谓万人空巷 。这部大火的电视剧,虽然讲3个家庭的高考故事,但是却直面子女教育、亲子相处、中年危机等三大最为常见、最为关切的家庭问题,直接戳中了每个家庭的敏感神经,看后令人感叹不已。
看着子女一天天长大,曾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也在孩子一天天带回家的考卷分数中,或惊喜、或惊吓,或高起、或低落的延续着。高压的学习环境,让中国式的亲子关系陷入一种困境,往往父母越重视、越着急、越管制,亲子关系就越紧张、越叛逆、越无力。
《小欢喜》既没有非常狗血的剧情,也没有刻意荒谬的描述。它依托现实生活,选择了三个典型家庭和几个典型的孩子进行剖析,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的困境,并探讨了解决方案,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深思。
道理一:孩子需要引导,适当管教有助于孩子成才
《小欢喜》贯穿的主题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很多家长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以前是自己管教太严格了,以后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过分严格的管教、过于撒手不管都不是可取之道。不能因电视剧主题而障目,穿插在《小欢喜》剧情中的,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引导、管教和爱护。
方一凡是一个调皮、精怪、不思学习,但又善解人意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但不是一个坏孩子”。长期的学习成绩垫底,让他在学习上自信心严重不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不进行管教,即便后期参加艺考通过了,文化课不过关,也难以进入理想学校。英子在剧中是一个有上进心、自我加压的孩子,但即便如此,也偶尔会有偷懒不想学习的时候,早读课跑到其父亲老乔那里拼乐高积木。
没有成年的孩子,思想多少会带点偏激、幼稚,这时候就需要父母适当的管教、引导,来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稳健。
道理二:孩子需要陪伴,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身心
孩子天生对父母有一种依赖性。父母在身边,鼓励和支持孩子,会让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增加孩子面对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的勇气。即便在快节奏的当代,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聪明的父母也会抓住每天的碎片时间,放下手机,倾听孩子讲话、陪伴孩子游戏或做作业,让孩子充分感受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温暖,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欢喜》中的季杨杨,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对父母将他遗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心生不满,以至于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哪怕剧中大家公认最懂事、最独立的陶子,在班级举行恳谈会时,因为父母是无国界医生无法参加,她也感觉到深深的遗憾和无助,当听说父母从国外回来陪她参加高考时,几乎是剧中她最高兴的时刻。
道理三:孩子需要理解,一味逼迫反而适得其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正确的道路,强加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理所当然要接受、要按照大人的经验之谈前行。从嗷嗷待哺到独立行走,再到独立思考,父母往往更加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而忽视了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越高、爱越强烈,孩子感觉到被禁锢的越严重,越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父母在管教、引导孩子的同时,更好关注孩子思想的变化,用心倾听他们的情绪波动,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进步。
剧中的丁一是个悲剧,英子也险些成为悲剧。抛开孩子的偏激、固执,父母在这场悲剧中无心无意却是实实在在客观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丁一父母和英子的母亲宋倩,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但是都忽略了孩子的个人追求。他们从成年人的经验出发,判断孩子的“追求”“目标”是幼稚的,就加以扼杀,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可能接受的程度。
道理四:孩子需要宽容,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和不足
作为家长,面对生活和人生的不如意时,往往会把这种经验和遗憾强行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成长为自己理想中样子。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制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或者规划一条所谓的成功道路。无形中,我们就把孩子当做了我们的影子,我们理想中成功的影子,就希望孩子与无心的错误、小小的偷懒、偶尔的放松隔绝,不允许孩子考试失利、不允许孩子成绩落后,不允许孩子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有点小缺点的人。
《小欢喜》中,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方一凡调皮精怪,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稳坐班级倒数第一的宝座,但是童文洁、方圆夫妇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乐观懂事、感恩善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也都有让人头疼的不足,家长应该学着接受孩子的不足和平凡,陪伴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道理六:孩子需要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家庭不仅是孩子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同化的地方。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会跟着学家长说话、做事,所以言传不如身教,说再多的话,不如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说太多的管教的话,反而容易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感恩、正直、善良、有底线、有原则、有责任心的人,家长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
童文洁、方圆是中国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家庭夫妻,他们善待老人、关心孩子,夫妻二人乐观向上、包容恩爱,方一凡在这种家庭里长大,就容易培养成乐观天真、感恩善良的性格。
后记: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的成长道路,也是父母的又一次成长、再一次出发。多陪伴、理解、包容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一起度过美好而苦闷的青少年学习时光。
(作者:野客,授权本头条号独家发布,转载请联系本头条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1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