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记者从中国铁路集团获悉,浩吉铁路(浩勒报吉至吉安铁路)即将开通运营,中国版图将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通道。
浩吉铁路,原名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终到京九铁路吉安站,全长1813.5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铁路。
这条“钢铁巨龙”穿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经过的区域大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过的各类生态环境敏感区高达32个。因此,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毛乌素沙地段设计涵洞:让动物自由穿行
浩勒报吉,蒙语意为“连绵的山丘”,位于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的深处,是浩吉铁路的起始站。9月17日,南都记者搭乘路线检测车从浩勒报吉出发,一路南下。
铁路穿越沙漠地带,经过毛乌素沙漠风沙区156处,长93.57公里,分布着许多流动沙丘。该段沙漠地区风向常年以西北风为主,沙丘平均每年的移动3到5米,由于移动方向与铁路线路近乎垂直相交,若不做处理,沙丘将在5年后达到铁路边线。
毛乌素沙地段植被防护带。
南都记者看到,铁路线路两边均是30米林带、30米草带间隔交替种植,防护带最宽达到210米。中交一航局工区经理胡延杰告诉南都记者,植被选择对坡面防护至关重要,对于移动风沙地带,最终选用的是抗寒能力强的柠条,一旦成活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小。
大型猫科动物猞猁、漠猫等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常年在毛乌沙漠穿行,铁路可能对生境造成阻隔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此类影响,中交一航局浩吉项目土建1标项目经理李选丰向南都记者表示,铁路线路穿越牧区,因此施工时特意增设了一些畜牧用的小涵洞,让牛羊和野鸡野兔有更多的穿行自由。
据了解,毛乌素沙地段共设计涵洞565座,其中畜牧、动物通道173座,排水涵洞225座,减轻了工程修建对沿线毛乌素沙地动物及水系的阻隔影响。
三门峡黄河特大桥刷成“天空蓝”:让大天鹅拥抱蓝天
9月18日,南都记者搭乘路线检测车穿越沙漠和草原,到达链接黄河南北两岸的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天蓝色的桥身格外显眼。在大桥不远处,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正在静静等待每年一度大天鹅的归来。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之间,大桥全长5600米,桥面宽42米,最大墩高75米,水下桩基础428根。建设如此庞大的桥体,还要在保护区中不影响生态环境而顺利施工,挑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三门峡黄河特大桥。
中国铁建大桥局副总工程师、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经理李庆丰向南都记者介绍,大桥位于黄河三门峡库区横跨黄河主河道,分别穿越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中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且紧邻三门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在大桥下游百米处,就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数以千计的大天鹅在这里栖息过冬。
三门峡大天鹅,中国铁路集团供图。摄影:李琳琳
李庆丰告诉南都记者,大天鹅非常胆小、敏感,本来大桥为了美观涂装定了桔红色。但有专家提出,色彩过于艳丽容易刺激大天鹅。后来,经过反复比选,大桥最终采用了“天空蓝”这一相对柔和的颜色。在施工期间,甚至连雾炮机、加工场及制梁场的房顶等也一律被涂成天蓝色。
另外,大天鹅对夜间光线非常敏感,因此夜间施工的可见光照度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采取了针对性的夜间灯光控制措施:停止作业期间夜间一律关闭照明灯具;大型照明灯具采用LED冷光源;减少或避免红色光灯具使用;夜间车辆经过保护区范围需关闭大灯等。
据当地鸟类管理部门统计,自2015年大桥施工以来的4年间,来附近栖息越冬的天鹅数量不减反增。
采写/摄影:南都实习记者 何乐舒 发自湖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9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