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懂车帝原创 张屹鹏
9月17日,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发布消息称,《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办法(修订草案)》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修订后的《办法》解决了网约车执法难等一系列管理难点。
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其中的一段内容,即“新注册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汽车。”换句话说,在深圳市未来的网约车市场中,传统燃油汽车和混动汽车将被踢出局。
为何发布?为何选在深圳?
根据去年底统计的数据,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近22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先行推广应用城市中,深圳市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年注册登记数量约为7.5万辆,超过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国第一。
既然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市场,推出这样的新政无可厚非。不过要注意的是,纯电动车市场领军者比亚迪的总部正是在深圳,很多人认为,此举也许是为了比亚迪量身定做。
这样的政策,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近期新能源市场的持续走低。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8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情况,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7万辆和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2.1%和15.8%。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向《懂车帝》表示:“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拉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使用,特别是用于公共交通领域。”
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
其一,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深圳市2020年12月31日期限届满的燃油和混合动力网约车数量有近2万辆。这2万辆到期后,势必将会被强制换成纯电动汽车,届时驾驶员是否会继续有意愿使用纯电动车作为日常赚钱的工具,是否愿意适应纯电动车的使用习惯,这还是个未知数。
其二,有数据统计,深圳市目前有接近7成的网约车驾驶员为自有车辆接入平台,届时这些驾驶员如果想要继续从事此工作,就要更换自己的燃油私家车。阻力可想而知,到时候市民很可能会遇到一段时间的“打车难”问题。
《办法》不仅明确了车辆类型,还针对驾驶员和乘客的权益维护做出了调整。《办法》要求,网约车经营者应加强对驾驶员身心健康和资质变化等情况的动态管理,对于驾驶员存在不适宜驾驶情况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驾驶员营运,并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网约车经营者还应公布服务评价体系,明晰乘客对驾驶员服务质量评价的渠道,建立驾驶员申诉处理制度,对乘客不遵守乘车规定的行为,明确驾驶员可以拒绝或者终止提供服务,网约车经营者不得因此对驾驶员实施经济处罚或其他限制措施。
《办法》还指出,在网约车定价方面,网约车经营者应向约车人全面、真实、准确披露约车人指定地理位置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待约车辆数量和计价规则,保障约车人知情权和选择权,并将平台储存业务数据保存期限从原来的2年延长至3年,优化乘客维权保障制度等细则。
在此之前,关于网约车的安全问题频频被摆上台面。今后,无论您是网约车的驾驶员还是乘客,都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并获得了限制对方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8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