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时常听到身边的宝妈说这样的话:“我们家孩子太怕生人了,见人都不会打招呼,有外人在,说话跟蚊子叫一样,太没用了。”
2到12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和识别环境与自我行为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习惯看大人的脸色做事情,听随父母的言论作决定。
而且,“妈妈喜欢这,我就可以做这件事,妈妈不喜欢,我就不能做这件事”就是孩子的主见。小到吃什么东西,跟什么样的同学来往,大到选择什么学校,什么兴趣班,无不看着父母的脸色小心翼翼行事,那么这便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因为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的身边,在有限的本该用来教会孩子有自己的主见的时间里,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掌控孩子的所有,让他变成你人生的附属品,延续你未完成的人生理想。这对孩子,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那我们应该如何配合出一个拥有主见的孩子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长们,不要用自己的思想来束缚孩子,不要把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遗憾强加给孩子,不要你认为该学什么就让孩子必须学什么。
他是你生命的延续,而不是你用来弥补遗憾的工具,如果你的孩子向你表达了属于自己的看法,甚至,向你表达了反抗。如果在情理之中,你应该觉得高兴,说明他有自己的主见了。
用悉心倾听代替随意批评
言语是一把利刃,而且很容易伤害到你最亲近的人。想想,是不是曾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对孩子发过这样的脾气:
“再这样就不要你了。”
“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是不是又撒谎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需要悉心引导而不是施以心理压力。
如果你发现他脱离了你的期望,建议你与孩子在一个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以倾听为主。
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事,你要像对待一个大人一样,向他委婉的提出来,并提醒下次如果遇到同样的事情可以采取更好的B方案。
随意的批评他,只会让孩子长期处于一个被否定的环境之中,很容易导致自卑,不合群等不良情绪。
悉心引导胜过随意批评。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才能培养出一位拥有主见的孩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7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