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图片
五大道图片
今天,在天津的五大道!这里有两处宅子都和一个人有关,一座辉煌无比,一座有点破旧,旧的这个在睦南道金林村4号,很不起眼;辉煌的那个在重庆道,有个大名,叫庆王府。这两栋宅子里头都住过一个人,这个人:
从一个小男孩,提升为慈禧的“干儿子”、总管太监。
他,乱朝纲、设计建造了辉煌的庆王府,最后却沦落为煎饼果子的普通人。
他,就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大太监——小德张。
气派的庆王府
小德张寓所
他的一生也可以称为一个经典传奇:
为发大财自阉割
小德张名祥斋,字云亭,天津静海人。
小德张的家乡有个大财主,当年这财主每天都坐着一辆豪华的双套大马车,趾高气扬地进进出出。十二岁的小德张心里那个羡慕呀,时常愣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闪开闪开!这哪家的孩子,不给车让路找死啊!光看顶啥用,有本事自己也买一辆……”有一天,这车把式对小德张的一通奚落,把旁边的人逗得哈哈大笑。小德张脸涨得通红,抿着嘴心里暗暗发狠!
到家后,小德张便把在街上受人奚落的遭遇,原原本本地讲给母亲听,并且问怎样才能发财,买辆大套车。当时静海、大城两县很贫困,以出太监而著称,比如李莲英就是大城县人,所以小德张的母亲伤感地说:穷人家想发财也只能干皇差,当“老公”。
“老公”是当时人们对太监的称呼,事实上,由于当时政治黑暗,朝廷腐败,不少太监利用宫廷权势发了财,李莲英的家族比王侯更富,很多人对他啧啧称慕。所以,张母的话是有根据的。
小德张这时年纪不大,但心可够狠的,听了母亲的话后,他晚上就再也睡不着了,偷偷地下了炕,摸了挂在墙上割草的镰刀,就进了牲口棚,一刀下去,顿时伤口血流如注,小德张疼得昏死过去。小德张的母亲发现后,悲痛欲绝,赶快用香灰急救,小德张就这样昏迷了六天,才醒转过来,留下了一条性命。第二年,他便进了宫,当了养鸡鸭的小太监,地位虽然低微,但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打算!
在宫廷里,封建等级极为森严,太监也不例外,大太监腰缠万贯,一呼百诺;小太监囊空如洗,俯首低眉。这个整日与鸡鸭打交道的小德张,又是怎么一步步起势的呢?
戏子摇身变儿子
小德张有几分鬼聪明,他了解到,慈禧太后是一个大戏迷,当戏子唱戏最容易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于是他就走后门,于1892年入宫内南府戏班学京剧。1898年被提升为后宫太监回事。
一天,慈禧太后在听京剧,有个演员动作过大,眼看就要把枪踢落在台上了,说时迟那时快,跑龙套的小德张一个跟头翻过去,趁枪忽忽悠悠快要落地时,抬起双脚猛地把枪挑了起来,及时救了场。慈禧太后看后大为欢喜,对这个小龙套赞不绝口。
为了讨得老佛爷的欢心,小德张苦练三年基本功,每次演戏都使出浑身解数,慈禧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于是,亲自赐名他“小德张”。从此,小德张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慈禧太后化装成农夫,坐上牛车狼狈西逃。这时很多王公大臣自顾逃命,就连慈禧太后身边很多太监也置她于不顾,但此时的小德张却寸步不离,抓紧一切机会拍马逢迎。
慈禧逃亡
据说,这一伙人在逃亡西安的路上,有一天,大雨淋漓,道路泥泞,车不能行走,大家都无计 可施,这时,小德张当即背上慈禧太后溅水踏泥,累得半死却毫无怨言。到了休息的地方,慈禧太后十分高兴,随口说:“如果我的儿子能这样孝敬我,我就满意了!”小德张的确机灵,他听了慈禧太后这么说,马上跪在地上三跪九叩谢恩。从此,他就以慈禧太后的干儿子自居,成了太后的近侍太监,专门侍候慈禧太后。并升为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
这时候的小德张的地位已非同寻常,官僚们争先恐后地巴结他,送金送银,小太监们更是围在其身前献尽殷勤,这个昔日与鸡鸭打交道的小太监,眼看就要起朱楼了!
扶持隆裕太后,升任总管太监
当了慈禧太后干儿子的小德张更为此尽力了,此时他的地位已经和李莲英不相上下了。
1908年10月,光绪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会见风使舵的小德张马上利用自己的势力,成功帮隆裕拿到了太后印玺。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德张被隆裕太后倚为心腹,成为了清朝的太监大总管。在获得了如此权势之后,小德张大肆收受贿赂,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由光绪帝的正室隆裕皇后执政。李莲英感到失去了靠山,加上年纪已老,就主动隐退,小德张便顺理成章地被提升为太监的总头儿——“总管太监”。一九零九年,小德张终于升任当上了清宫大总管,官至二品顶戴,钱多得哗哗数不过来,就连王公大臣也得对他避让三分。
李莲英
祸乱朝纲
此后,小德张继续使出他交际方面的惊人才华,取得了新主子隆裕太后的宠爱。小德张的权利越来越大,他公然违反太监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经常在隆裕太后面前大谈政事,左右官员的任命,以便从中受贿,李莲英不敢干的,他都干了。小德张终于发了大财,有“贵敌王侯,富比天子”之称。
小德张究竟搜刮了多少钱财,谁也不清楚,人们只知道他在京津地区建了几座豪华的大庄园;其母死后,他为母亲铸造了一座二尺多高的金银山来“纪念”。
但是,随着大清的覆亡,机灵的小德张及时做出了转变……
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声宣告了清朝的灭亡,隆裕太后宣布宣统皇帝退位。根据优待条件,清皇室还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小德张依然继续当“太监总管”。1917年,小德张敏锐地感觉到清朝气数已尽,就背离主子,走出宫门,退居天津。
其实小德张早就安排好了退路,他回到了故乡——天津,在日租界住了下来,后来,他又在英租界营建了一栋豪华洋房,这,就是最开始提到的那处辉煌无比的豪宅——庆王府!
设计建造中西合璧、辉煌非凡的庆王府
在洋味儿十足的五大道上,位于重庆道的庆王府是唯一一幢以中式风格为主、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而且这还是小德张亲手设计的!
您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太监还懂建筑设计?对喽,他还真懂!小德张毕竟不同于韦小宝,他的确有此才能。他一直喜欢画图,尤其擅长手绘房屋建筑图。您如果到过故宫的话,一定对宫内一座没完工的建筑印象深刻,那是故宫里唯一一座西洋式建筑,名为延禧宫,大家都习惯叫它水晶宫,这座水晶宫就是小德张的构思。宫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养鱼,底层地板也是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遗憾的是,还没等水晶宫修好,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工程只好半途而废。
庆王府
因为小德张极为有钱,所以盖房子不考虑成本,什么材料好用什么,门檐窗户都是紫檀的,窗户上镶嵌着从意大利进口的彩色磨砂玻璃;客厅中央悬挂着从德国进口的葡萄吊灯;壁炉一侧有一架钢琴和一台留声机,另一侧是一个特别大的玻璃柜子,里面摆满玉器和象牙雕刻的工艺品。
1923年,小德张全家迁入新居时,正赶上他的母亲唐老太太八十寿辰,小德张为母亲庆寿,在大厅里装上小舞台,邀请京剧名伶粉墨登场,好不热闹。这小德张亲手设计的宅子还真是辉煌非凡,可为啥后来变成了庆王府呢?
庆王府
1924年,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到天津定居。庆亲王欣赏小德张的才华,对他设计的建筑更是赞不绝口,他太喜欢小德张的这所宅院了,就想从小德张手中买下这所宅院。小德张不缺钱,更不想把自己殚心竭虑设计的房子拱手相让,但又没办法违背庆亲王的意愿。虽然此时大清朝已经亡国,可小德张也确有难言之隐,说好听了,叫彼此念旧情,有恩义;说难听了,旧时的主子毕竟还是主子,旧时的奴才也只能还是奴才。思前想后,小德张最终还是无奈的把自己的宅邸转给了庆亲王。
庆王府
庆王府
庆王府
买下这所宅邸后,庆亲王载振也效法小德张当了一回设计师——他在原建筑楼顶上加盖了一层,随后携全家正式定居天津,这幢房子就摇身一变,成了庆王府。
奢靡无度在天津
咱们把视线扭转回来,再来看小德张,他在天津虽然被庆亲王压了一头,但它实际上还是很有权势的,为啥呢?俩字,有钱!
小德张在天津开办了德顺兴副食商店,泰昌利五香冬菜厂,并在香港、广州设分号,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资本家。
说起来荒唐,这位大太监竟然还在几年间先后娶了四房姨太太!
小德张来到天津后,先是利用自己手中的巨额财富娶了3房姨太太,后来他又在青楼遇见了一个叫做方金翠的女人。两人十分谈得来,感情也很好。
根据资料记载,小德张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只要他有痰,就必须要吐到方金翠嘴中,然后再由她吐掉。
后来,小德张本想为方金翠赎身,但却被拒绝,因为方金翠表示自己还是处子之身,真的不想跟一个不能用的男人过一生,这件事深深的刺激的小德张,后来他花了更高的价钱纳了一个四姨太——张小仙。
小德张与自己的几房姨太太居住在自己的“乐园中”,出入小汽车,并重金聘请几名侍卫跟从,颇为威风。有一次,小德张的一个姨太太逃跑,小德张便指使警察将她捉回,残酷地折磨,无人敢问,可见他当时还是相当有权势的。
可是,由于小德张过分挥霍,加上不善理财,他的财产不断亏少,三十年代以后,家境便开始衰落了。
新中国成立时,小德张仍是一名地主兼资本家。五十年代初,工厂、商店都改为公私合营,他本人也身不由己地参加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行列,以卖油炸果子为业。由于小德张的态度较好,他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宽大。
1958年,一代大太监小德张在天津病死,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6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