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真无邪的小朋友遇到“人贩子”,他们会被骗走吗?
小娘娘近日看到一条新闻, 某个幼儿园做了一个“防拐、防骗”试验,结果让大家大跌眼镜——几乎整个班的孩子,被“人贩子”假扮的各种身份,顺利地“拐骗”了。
试验开始时,老师借故离开。家长志愿者有的携带糖果、小点心进入教室,以带孩子们出去买玩具、去游乐场等为由,对幼儿进行“哄骗”。10分钟左右,十多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跟着陌生人走了。
接着,另一批家长志愿者上场,对几个剩下的孩子以“你妈妈今天临时有事,她让我来接你们回家。”为说辞,不到5分钟,又成功的带走了几名孩子。
在剩下寥寥无几的孩子中,男志愿者拿着公主裙,挑选了五名女孩,将其带到卫生间。告诉她们,这是送给她们的漂亮衣服,谁想穿就快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叔叔这里换,谁脱得快还可以先挑款式哦。这几名女孩毫无防备,争先恐后地开始脱自己的衣服……
试验结束,被“骗”孩子的妈妈不禁感慨:“平时在家里已经再三叮咛,不能跟陌生人走,孩子答应得很好,但在实际中,单纯的孩子还是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吸引。这可怎么办?!”
“平时都有告诉过孩子,小背心小裤衩遮住的地方别人不能碰,没想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就能让孩子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
孩子年龄小,辨识能力弱,虽然我们经常会教导他们,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一旦面对实际诱惑,小孩子很难抵制。所以,小娘娘觉得“防拐骗防性侵”,爸爸妈妈还需要做得更多。
五大孩子易走失的高危场所
1.商场:大人专注于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等,很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看管;
2.公园或广场:场地广阔,人群众多;
3.汽车站或火车站:人多,鱼龙混杂;
4.游乐场:人多、孩子多;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一不留神就没看住;
5.超市:超市货架隔断多,父母稍不留神,就易与孩子发生走失。
拐骗犯常用的四大伎俩
1.假冒熟人:“我是你妈妈(爸爸)的朋友呀,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
2.物质利诱:用糖果、玩具、去游乐场等为诱饵,吸引小孩;
3.盗窃抢劫:趁着大人看管疏忽 ,将孩子偷走。还有人直接从自行车后座或老人怀里将孩子抢走等等;
4.利用善心:有些骗子会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采用让他们帮忙的方法进行拐骗。
外出时,家长可以怎么做
1.儿童外出穿鲜艳的衣服,比较显眼;
2.给宝宝口袋放张卡片,上面写好家长的电话;
3.带孩子外出时,不要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4.给孩子佩戴防走丢设备。
平时,可以这样教孩子
1. 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记住家里小区名称、门牌号;
2. 学会并牢记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3. 提前跟孩子做好约定,没有父母的通知绝不能跟任何人走。不仅是陌生人,还包括熟人;
4. 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说话,也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5. 告诉孩子,如果不小心与爸妈走失了,站在原地等候就好,千万不要擅自乱跑;
6. 独自在家时,不管谁敲门都不要开。因为坏人会伪装成送快递、送外卖、检查煤气表等等的工作人员。
孩子不幸走失了,怎么办
1.第一时间报警;
2.在孩子走失的地方仔细多找几遍,周边的人和商铺也多问问;
3.问问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同学、好朋友;
4.孩子走失的区域如果有广播,可以借助广播找人;
5.通知亲戚朋友一起帮忙找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