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他的儿子从小就被确诊为脑瘫,而且康复的几率微乎其微,一辈子就得靠人照顾才能存活,当别人都劝这位母亲放弃时,这位母亲却毅然决然的坚持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好起来的,丈夫因此也跟她离了婚,离婚后的她每天都带着儿子进行康复训练,并且每天都给儿子加油打气,没想到的是儿子病情竟然开始慢慢好转,等儿子慢慢长大后,这位母亲就经常告诉儿子一句话:“你和其他孩子都是一样的,可以做与其他孩子一样的事情”。
正是在母亲这样的思想灌输下,儿子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还拿到了几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比正常的孩子还要优秀,后来当记者采访这位母亲时她说道:“虽然我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出身不一样,但我绝不会对我的孩子判死刑,我坚信他一定会跟正常人一样的,并且要比正常人还要优秀”。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发现,其实生活中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期待,灌输怎样的思想,孩子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表现来回报你,这就是典型的“镜中我效应”。
一、何为“镜中我效应”
所谓的“镜中我效应”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1902年提出的,他主要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主要是与别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反映,这种效应不是自我主观的,而是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形成的。
二、父母的期待,会决定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一位妈妈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刚坐下就遭到了班主任的吐槽:“你家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是最差的,最多坐3分钟就会走神”,说罢周围的家长就投来异样的眼光,这时这位家长也涨红了脸,难为情的低下了头,回到家后儿子问到:老师在班上说了什么?而这位妈妈却心平气和的说道:“你们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在班上能坚持坐五分钟了,而且成绩也比之前提高了许多”,说罢儿子就感到异常兴奋,在今后日子里经常会听见这位家长说道“你真棒,能坐十分钟了”、“十五分钟了……”、“半个小时了……”,就这样这位妈妈用“骗”的方式一直把孩子“骗”到了世界名校中去。
最近大火的国产动画片《哪吒》可谓是教育意义深刻,其中哪吒父母的教育方式就非常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反思和学习,哪吒刚出生时本来是灵珠转世,但后来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混世魔王,当时周围的百姓都觉得他是个妖怪,只要一上街就会被人人喊打,即便自己好心做了善事也会被人误解,但父亲李靖却告诉哪吒,他其实是灵珠转世,哪吒最终被父母用爱唤醒,从而立志要做一个斩妖除魔的大英雄,最终也正如所愿成为了这样的人。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家长的正面期待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例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接触最多的也是家长,所以他得到的一切评价和反馈都来源于父母,父母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往往就决定了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对外界的评价和态度极其敏感,父母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与正确的人生轨道背道而驰,而正面的评价和期待就会让孩子朝着更加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三、父母应懂得善用“镜中我效应”,给予孩子正确的期待
想必大多数家长都有过为孩子不爱学习感到发愁的时候,我同事小李的儿子今年已经上五年级了,经常在学校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喜欢学习,一放学就跟朋友跑的无影无踪,每次小李光出去找回儿子就费不少工夫,更别提能安安稳稳的坐下来好好写作业了,这可把小李给愁坏了,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给予正确的期待呢?
1、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期待”(先定为)
不少家长当面对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时,就会不断的催促孩子,而且还时不时给孩子贴上“你怎么这么懒”“你太笨了”等等之类的负面标签,长此以往孩子在父母那得到的反馈就是“我很慢”“我确实很笨”并开始进行自我否定,从而朝着父母口中的样子发展。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他们反其道而行的背后其实是更深层次的渴望被认同。这时候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能够实现的期待。例如用尽一切方法说孩子是爱学习的,并且对别人也说孩子是爱学习的,平时就把孩子当成爱学习的好孩子来对待。
2、孩子一旦尝试改变,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再装为,后变为)
当孩子发现父母和身边的人都说自己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时,孩子就可能会选择尝试一下爱学习的感觉,家长要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做出改变,家长就要及时予以鼓励强化,当得到别人的肯定后,孩子就会逐渐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即便是自己不爱学习,也会刻意装出爱学习的样子,久而久之坚持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形成一种习惯。
3、家长要以身作则
库利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长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就如《家有儿女》中夏东海对儿女们的教诲一样,做人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她是这样教育儿女同样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与尊重。
俗话说,谎言说一千道一万最终也会变成真理,若周围人都相信他是什么样的人,那么最终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说要想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家长就应该懂得善用“镜中自我效应”给孩子呈现正面的期待,这样孩子才能朝向积极的一面发展。
今日互动话题:您是如何看待“镜中自我效应”得?您了解这个效应了吗?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5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