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可知道咱们大鹿邑曾经有个叫“长林”的著名风景吗?
不知道?那听说过《鹿邑八景诗》吧?
《鹿邑八景诗》
隐隐青山爱戴烟,太清仙境尚依然。
虎头雪迹迷惟叟,涡口风帆失钓船。
春暧长林莺乱枝,秋高龙井月孤圆。
行人漫问洺河渡,明道残碑不记年。
这首八景诗,把过去老鹿邑县境内的著名景观予以了高度的文学化,先不说游览,光听听就是满满的诗情画意意蕴绵长。
今天说的“长林”,就是那句“春暧长林莺乱枝”中的美丽所在。
据清《鹿邑县志》记载,长林为一片长宽各数里的原始森林,位置就在今天涡北镇境内,过付桥往北走三里多地即是。
——对,你没听错,如今的产业集聚区那一片,曾是几平方公里的纯天然原!始!森!林!
大家都知道,咱大鹿邑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在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眼里土地就是命根子。但事实就是这么吊诡,在广袤的豫东平原上竟然突兀的出现了一大片自然生成,且几百上千年硬是没人去砍伐垦荒种庄稼的“原始”森林,是不是不明觉厉很神奇?木办法,鹿邑作为老子故里,这样神奇的事儿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这片神奇的森林具体如何形成,成于何时,实在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但其繁茂盛状在咱们的老《鹿邑县志》里可记载的清楚嘞很哩。
那时的“长林”绵延数里林荫遮天,不但是野鸡、猫头鹰、黄溜(鹂)子、麻嘎子(喜鹊)、割麦插豆(布谷鸟)、小小盅(麻雀)等飞禽百鸟的栖息之所,还是野兔、獾(狗子)、刺猬等众多野兽的乐园。每逢春暧花开,蜂聚蝶舞之时,长林内莺歌燕舞,万木披绿,飞鸟嬉戏,撞落飞红纷纷……宛然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引得大姑娘小媳妇儿老少爷们纷纷踏青游玩乐此不归。
对了,当时林中还有一座“樵话台”,就是砍柴采樵者休息之处。相传古时两位打柴樵夫在此弈棋对话而后成仙飞升之处。
如此诗情仙气的地方,不禁让小编想起小时候看《西游记》里那个樵夫唱的:“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如此这般人间仙境,怎不让人心驰神往,陡生归隐东篱之念。
可惜归去不来兮,这片存在几百上千年,曾是鹿邑人民好去处的美丽长林,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发展,解放后就不断被人为破坏蚕食,最终消失于五十年前。如同明道宫那块残碑,慢慢在历史中模糊了面目,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再无人提起。
百年烟云,时间的指针走到21世纪,鹿邑这座千年古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新焕发了青春,以太清宫、明道宫等老“八景”重焕新颜,老子故里景区还获得国家4A级景区殊荣哩。
尤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产业兴城,文化立县”发展战略指导下,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保护重修,以新“七带八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鹿邑迎来了千年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看到这,鹿邑小伙伴不禁要问,在这些文化重建当中,怎么没听说你吹捧的美丽“长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大家没有留意罢了——在当年的长林周围,涡河、惠济河两个湿地公园和千年银杏园已经开工建设,问礼大道近20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化带基本成型,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长林”总面积——这,就是新的“长林”呀!
“九河绕真源,五湖润鹿邑”。小伙伴们,在咱鹿邑县委、县政府气魄恢弘的蓝图中,大家是不是觉得家乡越来越高大上了?
现在咱大鹿邑不但水清天蓝空气好,还成为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国化妆刷之乡”“河南省羊毛衫基地”——几万个高薪岗位等你回来上班——挣大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咱爹妈和小孩家人——这样一举两得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你还在外游!荡!啥?!
小伙伴们快回来吧,将来你从县产业集聚区的工厂下班,我在老子文化产业园的花海林荫里等你,大家一起愉快的玩耍,多美!
附:
鹿邑消失的古景点
《鹿邑八景诗》记载的八个景点,多半已经消失不在,除本文介绍的“春暖长林“,还有“隐隐青山”“明道残碑”“虎头雪迹”“洺河渡口”等。
“隐隐青山”,就是太清宫太极殿左侧不远的隐阳山,过去也叫羊角山,隐羊山。据说曾是当年老君爷和陈抟炼丹的圣地,也是刘邦项羽最后死磕的那个叫垓下的土岗子,可惜后来被当地老百姓发扬“愚公移山”的愚昧精神——不停的挖山取土填坑烧砖盖瓦房——硬生生的把十几丈高的山包给——整!没!了!
“明道残碑”,原是明道宫前一通石碑,篆书,无年月,碑下有赑屃,其制甚古。碑文据说是全真道龙门派祖师邱处机所作的《清天歌》,在清光绪版县志成书时,碑文已经残损四十八字。时志对其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云一些字的写法在古金石中均未见出处。可惜古碑于1952年被毁,所幸有一张日人于1921拍摄的照片还能见其风貌(见下图)。
至于那两个“虎头雪迹”“洺河渡口”,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现在它们已不在鹿邑地盘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郸城建县时,省里把鹿邑南边的南丰、白马、张万、宁平、虎岗、吴台等乡镇一下子划给郸城,这两个景点所处的虎岗和郸城集也顺带“送”给他们了。
——原文发表于美篇 2017.05.8 原题《大鹿邑曾经有一个著名景点,而且还是片原始森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4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