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日记内容。1789年7月14日,一个看似平常的一天,平常的连国王都无事可记,然而,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

这一天,愤怒的巴黎人民拿起了武器,向着巴士底狱前进,巴士底狱是法国专制王权的象征,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是什么导致这一革命的开始的呢?时间往前走,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这位法国国王与同时期的中国康熙皇帝有着诸多相似之出,同是幼年称帝,同是雄才大略。路易十四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变是废除首相,以此加强专制集权,这。路易十四有句名言:“朕即国家”,这句话有三重意思,国王是法国的代表、国王统治国家、国王是国家的精神象征。路易十四是位好战的国王,长期的战争使的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税收成了国王与平民之间力量的交汇点。为了支撑战争,国王增加了税收,这一行为激化了法国三级矛盾。(贵族、教士、平民)。

1776年,中国正在享受乾隆时期的繁荣,年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能否领导法国继续前进呢?此时长期的战争并没有结束,为了继续战争,路易十六尝试着向特权阶层征税,这进一步激化了法国的国家矛盾,引起了国民的强烈不满。1789年5月5日,为了筹措战争资金,路易十六被迫召开间断170余年的“三级会议” 但三级会议使三个等级的人的愿望都落空了,平民召集国民会议,路易十六则派兵镇压,法国和平协商以解决矛盾的机会丧失了。

1789年,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国民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 它确立以法制和人权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一文件及其思想的产生呢?17、18世纪,在法国产生了一种以理性为核心的思想运动,人们称之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是人。“我们应该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以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是“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的名言,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自由平等,他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及《人权宣言》的通过提供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的另一位思想家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这种思想认为国王的权利来源于人民,使人民认识到自己有革命的权利。相对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伏尔泰,卢梭则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思想也更为激进。启蒙运动是一场长期性的、国际性的运动,它使自由、平等、博爱,响彻欧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81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