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这就像“比特币大跌”的消息一样——让一些人欢喜,让一些人忧愁。
之后,家长们带着他们“拙劣的假笑”,开始走亲串门。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于“高考状元”总是停留在“高分低能”的妖魔化形象上——“妖魔化高考状元”似乎已经成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有的人是出于嫉妒,有的人是为了让“平凡的自己”好受一些。
嘲讽、贬低别人总是比提高自己来得简单——人们总是善于用廉价的手段使自己获得虚伪的快乐。
高考状元里有行业领军人物吗?为什么高考状元没有100%成为行业翘楚?当年学习好的同学现在混得都很一般,学习差的反而当了老板?
高考状元,现在过得怎么样?
“高考状元”和“零分状元”
相比“高考状元”,似乎“高考零分状元”更讨社会大众的喜欢。
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因高考零分轰动一时。他在试卷上写下“我的名字是徐孟南,我的考号是……我是xx高中的……”,叛逆让他迅速成为媒体的焦点。
10年,陕西考生张皎以“零分状元”的头衔走红网络。他在试卷上留下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十六个字。此后,红极一时的他表示:“凡不是来找我投资的,一律免谈。十年内完成1000万的目标,成为中国首富”。。。
这两位零分状元现在过得怎么样?
徐孟南现在已为人父,他参加了安徽的高考,被一所大专院校录取。
提及自己的孩子,他说:“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很大程度是按现行教育体制走,不会过多干涉他们”。
“融资1000万”的张皎,早年因为制作伪卡消费套现,变成了“窃卡大盗”。
那么高考状元呢?有人会提起9年前的北京高考状元李泰伯。
2010年李泰伯夺得了北京市理科高考状元。然而,他申请了11所美国大学,全部被拒,因此被戴上了一顶“高分低能”的帽子。
李泰伯从此有了一个独特的身份——“被美国11家知名大学拒绝的中国考试状元”。
彼时的李泰伯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
他是班里的班长、学校志愿者负责人,校学生会和年级学生会主席以及模拟联合国的主席。
人大副校长沈献章更是评价他是德、才、貌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李泰伯的被拒事件被媒体无限放大——但他并没有沉沦。
其实,高三时,他已经主动放弃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机会——他的高考志愿填写了清华电子系,同时也报考了香港的两所大学,被港大录取后,校方还表示会提供李泰伯4年、约64万港币的奖学金。
之所以全部被拒,也是因为,李泰伯决定出国的时候已经进入高二下学期,他的申请时间非常有限。同时,他申请的11所学校包括哈佛耶鲁在内,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名校,再加上他都只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
8年前的噩梦没有让李泰伯一蹶不振。
如今,他正在攻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
前不久,他刚刚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方法学》上发表了第二篇文章。
为什么高考状元里没有行业领军人物?
相对于“高分低能”,“高分高能”才是高考状元的常态。
狭隘判断形成的“低能”,是社会对高考状元最刻薄、最“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的误解。
稍一了解,其实在高考状元里,中国顶尖大学教授、国外知名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媒体人……不在少数。
根据2015年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从职业分布和收入来看,状元就业的行业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较高,大多从事“高薪职业”,多属于各行业白领或金领阶层。
从职业成就来看,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非状元群体的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高考状元职业成就最高,有数十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与学界状元相比,经商和从政不是高考状元所长。
在政界中,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相对普通,出现了市长和局长级人物,但没有出现过省部级以上官员。
相比而言,高考状元在文学传媒法律证券金融等领域的成就更高,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频现。
有好事者会说,为什么高考状元在商业领域不行?我们只能回答说,这个要求体现了社会大众的“对高考状元出于无知的崇拜和敬畏”。
高考状元只是状元,这是他们的高考成绩决定的。成绩好,读书刻苦,高中生活很优秀——但这距离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还有很长的路。
而且,高考状元也是可以成为商业领袖的。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19岁的时候是阳泉市高考状元,当当网总裁李国庆1983年成为北京市文科状元,百姓网创始人王建硕是河南省高考状元,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是广东省高考状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宿迁高考状元,中国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也是1989年安徽高考状元。
所以,别酸了,高考状元混得没那么惨——至少人家过得比你好。
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用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对“高考状元”的妖魔化描写。
几千年,这一点中国人倒是薪火相传。
中国历代状元共532人(隋代不计)。
粗略统计其中成为彪炳史册的大V的有房玄龄、张九龄、王维、文天祥、杨慎、申时行、翁同龢、张謇等8人(此为不完全统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成才率为8/532=1.5%。
每100个高考状元里会诞生1.5个对历史、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巨人。
非高考状元里有多少巨人呢?
中国有科举考试的1300年的科举历史中,累计出生的人有几十亿不止,而只诞生了除了这八个巨人以外,顶多一千个历史巨人。成才率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状元的成才率却高达1.5%,是普通人的十万倍。
另外,其实很多大牛是直接保送的,不参加高考,失去了成为高考状元的机会。
比如清华大学副校长、生物学泰斗施一公,就是因为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
高考状元之所以成为状元,只能说他在智商、毅力、自制力、专注力、耐心等方面高于常人,这些是成为职场成功人士的必要条件但却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很多人说当老板的都是初中学历甚至没上过学,高材生都是打工的——这是没有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下结论。
以前成功的知名企业家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的。
当时,初中生甚至小学生、文盲是绝大部分当时中国人的学历水平——这些企业家他不是初中以下学历还能是什么学历?
时代不同了——最新出炉的A 股百亿富豪(共110位)学历分布显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已经占了82%,其中硕士学历的占了39%,
社会大众跟柿子一样,总是越长越大,越长越酸。
嘲讽别人总是比提高自己来得简单——人们总是善于用廉价的手段使自己获得虚伪的快乐。
其实,高考状元过得很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