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现实生活中,小陶虹是如何做一个高段位妈妈的

现实生活中,小陶虹是如何做一个高段位妈妈的

当今社会不乏“全能型妈妈”、“时尚辣妈”、“新手妈妈”…,而“高段位妈妈”标签开始出现在生活当中。


拥有花式带娃秘籍,带娃技能优秀,在家庭中,起主导地位,对家务游刃有余,在孩子的生活管理方面面面俱到,就能称为高段位妈妈了吗?那么生活中的掌控型妈妈和强势型妈妈同样操持家务、带娃技能优秀,她们是否能够定义为高段位妈妈呢?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孩子独立不了,离开了父母什么都干不了。


其实孩子的独立能力,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而是靠日常生活一点一滴培养和积累得到的


平日生活里,高段位的妈妈应当如何做呢?


《少年说》中,一个叫黄一鸣的高一男生,他走上天台,吐槽妈妈回老家的一个月,爸爸没有给他做过一顿饭。



虽然爸爸做法也不妥当,但是妈妈同时也发现了孩子的问题。


所以她反问孩子:爸爸不给你做饭,你为什么没有想到给爸爸做?


她说:我很想回到小时候,天天带着你,但是人要学着自己长大,学会走自己的路。


妈妈的回答,获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小时候,由于父母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便习惯了这种家庭模式。


长大后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独立的能力和义务。


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应该培养自身独立的品质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大家看到剧中小陶虹的妈妈形象—— 一个不知道该如何爱孩子,只希望能掌控孩子一切的妈妈。而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从容、淡定的妈妈。两相比较,反差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陪伴的,多数情况下家长需要在“陪玩”中了解孩子、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小陶虹家的“陪玩”模式是这样的:爸爸静态、妈妈动态。这和她最初的预想完全不一样,和她看到的其他爸爸也是截然不同,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去要求徐峥,反而是自己适应家庭特点变成了在孩子后面“狂奔”的那个人。


很多妈妈会要求爸爸们必须按照好爸爸的标准来,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标准?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温和的亲子关系并不是靠要求出来的。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在前两期的节目中黄澜的分享:很多人都会期待自己找一个好的丈夫,给孩子一个好的爸爸,其实爸爸并不是妈妈给他们的,而是爸爸他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大部分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都会闹得“鸡飞狗跳”,孩子一脸懵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父母也对孩子的“不争气”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不能放过自己,也不肯放过孩子。


面对这个问题,小陶虹也急过,甚至在她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只能一个劲儿的安慰自己“这是亲生的”。所以当小萌问她是否能理解那些陪作业而抓狂的爸妈时,她肯定的回答“能”,她说:人在发怒的时候,智商为零。


经历过辅导孩子的纠结之后,她从辅导的角色里退了出来,“只问,但不辅导”成了她的宗旨,她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因为辅导作业和孩子变成仇人。


高段位的母亲想得开、能放手,她不纠结于一时一刻,不纠结于他人的贡献,她能做好自己、理解孩子


就像李小萌说的: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当孩子出现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一同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孩子。在众多关系中,亲子关系是父母最应该去检视自己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而妈妈的爱是为了分离”,成为高段位妈妈的必经之路,除却技能,还有正确认知到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不再是孩子世界的主角,而是以陪伴的角色陪伴他长大,给予爱的力量。当他成人,还要学会如何正确得当的退出孩子的世界,孩子,从来都不是任何妈妈的归属物,孩子,是他自己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250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