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父母拖了孩子阅读的后腿?看看以下行为,你中招了没?

父母拖了孩子阅读的后腿?看看以下行为,你中招了没?

这两天,同事跟我说了她孩子学校里的一件事,大致内容是老师在家长群中推荐了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看的书籍,于是有一位家长就分享了这些书籍的相关购买链接,结果有一位家长指出购买的地址看起来是盗版书籍。原本同事以为大多数家长不会去购买盗版书籍,没想到,听说是盗版书籍,价格又那么便宜,群里的家长纷纷表示反正都是看书,那就买盗版书籍就好了。这样的情况让同事万分不解,为什么那么多家长会愿意给孩子买盗版书籍呢?

现在图书的价格与之前相比,确实是贵了很多,不过相对其他的物价来说,我们的图书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一本书大概在30-40元之间,一般来说,大多数购书网站都有优惠,因此,实际购买到手的书籍差不多能在原价基础上便宜10元左右。对家长来说,这些为孩子买的书籍无非是一顿饭的价格,可是,却有很多家长还是会觉得这些书籍不值得花大价钱去购买。

那在家长的眼中,阅读到底是怎样的存着呢?

说起阅读,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是阅读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能够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爱阅读的孩子品德、成绩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特别是教育改革后,语文中阅读的分值越来越大,考验孩子理解能力的题目越来越灵活,家长也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从小会让孩子看一些绘本,或者是让孩子参加一些阅读的课程。可是,就算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依旧会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殊不知家长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对书本都没有兴趣,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阅读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氛围,没有优秀的绘本,没有家长的陪伴孩子是很难自己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因此,家长在孩子阅读上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不过,很多家长却在不经意间,在孩子正确阅读的打开方式上,拖起了后腿,特别是以下三种误区, 是家长需要避免的。

1.边读书边指字。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掌握一些汉字,因而会习惯一边读着绘本的内容,一边把手指在相应的汉字上,让孩子有意无意地看看汉字,间接地起到认识汉字的作用。然而,当家长一味地以为可以扩大孩子识字的能力时,却忽略了孩子本应该对绘本上图画本身的兴趣。

成人和孩子的阅读方式是不一样的,成人因为惯性思维会习惯先看文字再看图画,而孩子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会更注意图书中的细节,比如图画上很小的一只动物,再比如与文字毫无关系的一支铅笔。而阅读兴趣的来源就存在于书本中的一个个细节,每当孩子注意到一个细节时,他们会惊讶于书本的神奇,欣喜于自己的探索,进而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

阅读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孩子认识字,而是让孩子接收来自阅读带来的快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书本本身,而不是跳跃在书本上的一个个汉字。

2.让机器代替父母的声音。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一种烦恼,即孩子一旦喜欢上一本绘本后,就会盯着这本绘本,让家长不断地讲,有时候可能会讲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当家长对这本绘本已经提不起精神来时,孩子还是乐此不疲的想听。

现在的网络很发达,许多APP都可以同步讲绘本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家长。可是尽管科技能让家长暂时偷懒,可是孩子似乎并不一定会喜欢机器的声音。我之前就通过网络买了一个会讲绘本的机器,只要翻到书本的哪一页,这个机器就会讲到哪一页,确实很智能,然而,孩子对这个机器,起初感到了新奇,在用过几次之后,依旧表示还是喜欢听父母讲绘本。

在孩子的直观感受中,每次坐在父母身边,听父母讲绘本故事,能够感受到绘本之外的温暖,这种温暖来自于父母的陪伴,是机器替代不了了。尽管孩子有时可以接受机器代替父母的声音,不过,打心底里,孩子还是觉得有父母陪伴的阅读,才是真正自己喜欢的阅读。因此,家长不要贪图一时的轻松,而是要在孩子爱上阅读前,多一些陪伴,享受亲子共读的美好时光。

3.把阅读当作学习。

阅读确实能够给孩子带来丰富的知识,告诉孩子大千世界、人情世故、世间百态,不过,阅读并不是功利的,而应该是享受的。

《幸福的种子》的作者松居直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如果我们会想一下自己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歌曲和诗歌,是不是发现大多都已经记不住了,可曾经的摇篮曲却是印象深刻,因为摇篮曲是我们孩提时父母常唱给我们听的,那时候我们听到这些入睡的曲调,就会感到安心和快乐,因而才会记忆深刻。

因此,让孩子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不要不停地问孩子读到什么内容,有什么感悟?而是让孩子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就算小时候看书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意思,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有些内容,伴随着成长与阅历,反而能够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对人生有跟大的促进作用。而孩子还小的时候,只要感受阅读的快乐就足够了。

什么是幸福?让孩子能够通过阅读,在心中种下幸福的种子就是幸福。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书中收获知识,更收获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558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