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和大家说了填报志愿八大禁忌事项中的四大事项,怎么样,你有中招的吗?下面小编将剩下的四大事项继续告诉大家!
冒险主义
每年都会有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填了一所或者两所学校,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盲目的追求高校,结果只会导致志愿滑档,从而影响孩子的前途。所以对于高分的考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帮助孩子选择学校。更应该根据理想院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估算出今年的录取分数线,看看孩子的分数是否与其相差太多!家长和考生在掌握这些后并将高考志愿填满,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凭感觉走
家长和考生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切忌不能凭着感觉走,而是应该跟着招生简章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17年之前有一位考生就是凭着感觉走,觉得自己超过了西安交通大学近5分,肯定可以考上,于是连招生简章都没看,直接就报考了,等到录取结果出来后,才知道自己总分是达到了要求,但是英语单科成绩却没有达到规定的分数,最后遗憾的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由此可见,凭着感觉走是会骗人的,考生和家长还是要仔细研读招生简章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
忽视细节
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有的家长和考生在看招生简章时,非常重视招多少人,但却往往忽略了学费是多少,最后虽然被录取了,但却因为经济条件不予许而不能顺利上学。还有人在网上填报志愿时,把自己设置的密码忘记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影响报考。有的同学还会在志愿填报时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所以大家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重视细节,不要让这些小事情影响自己的前途!
望名报考
很多家长容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确实有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大受欢迎的时候,河南一考生高分考取了某高校“会计信息化”专业。考生的家长就认为信息化大概就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会计信息化”又是会计又是计算机,这不是热门专业都连在一起了嘛,于是毅然决然地让孩子报考了该专业。可是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会计信息化专业其实还是会计专业,只不过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孩子本来对计算机专业一往情深,原本想成为以计算机专业为主要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将来做个IT精英,无奈选错了专业。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能够谨慎报考,了解了这些禁忌事项也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被理想的大学录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