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备: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

刘备: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

关羽是个大英雄,个人武力值极高,相比吕布,关羽谋略过人,关羽夜读春秋就是一大佐证。

但是和项羽一样,关羽也是个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悲剧人物。

当初马超投奔刘备,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如何。诸葛亮是聪明人,回信给他:“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但是只能与张飞并列,绝比不上美髯公您啊。”

关羽看了回信之后,颇为得意,让部下们互相传阅。

再后来,孙权遣使求亲,关羽傲慢回复:虎女焉嫁犬子!把吴国使者一顿痛骂,赶回了江东。

因此关羽之死,并非意外,他的死,同时也是夷陵之战的导火索。本文就来聊一聊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最后一战——夷陵之战。

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第一,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关羽的死。刘关张“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这是《三国志·刘晔传》中,刘晔对曹丕说的原话。

当时魏国群臣认为蜀国地盘小,人口少,关羽这样一个大将也死了,刘备怕是没有胆量攻打吴国,为他报仇。

唯独刘晔认为,刘备与关羽关系特殊,如果不打吴国,情义上说不过去,再者,刘备的蜀汉本来就是以武力立国,只有打仗才能让政权顺利延续,同时彰显蜀汉的强大。

所以为关羽报仇雪恨,肯定是刘备发兵的一部分原因。

第二,荆州是战略要地,也是膏腴之地,失去了荆州,意味着北伐中原的难度急剧加大。

荆州在刘表主政时期,兵精粮足,人民相对富庶。刘备从孙权那里白捡了一块宝地,吃到嘴里的肥肉,再吐出去,多少有点舍不得。

更何况,荆州是征战天下的桥头堡,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往东则可以攻伐吴国腹地,对于蜀汉来说,既是战略要地,也是粮食仓库。

因此,刘备势必夺回荆州。

第三,我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刘备自己觉得时日无多。

公元221年,刘备60岁,此时的曹操已经薨了。他想到了汉高祖刘邦,多么英明神武的人物,创立数百年刘氏江山,也不过活了61岁。

而此时的曹丕刚刚称帝,才34岁,正值壮年,至于孙权稍大一点,39岁,后来活了70多。作为60岁的老人,在年龄上,他无论如何耗不过前面两位年轻人。

刘备渴望着在自己手中完成蜀汉霸业,攘除奸凶,恢复中原。既然和平统一不可能,那就开打。先打谁,打相对弱小的吴国。

可惜刘备不会用人。

刘备是怎样自断臂膀的?

第一,弃用赵云。

蜀汉人才稀少,仅有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刘备从中原带进来的。

公元221年,关羽死了,张飞也死了,庞统死的更早,就连曾经是刘璋手下的大谋士,同时也是刘备最信赖的文臣法正,也不在了。

“五虎上将”中,只剩下赵云和马超两人。马超要守卫北疆,提防曹魏突然进攻,那还有赵云吧,赵云文韬武略,综合实力不亚于关羽,但是刘备没有带上赵云。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刘备攻打吴国的决定,赵云极力反对。据裴松之注记载,赵云谏言刘备,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刘备为此弃用赵云,自断一臂。

第二,弃用诸葛亮。

庞统和法正死后,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一职。遗憾的是,他也坚决反对攻打吴国,因此被刘备安排在后方,留守成都。

后来刘备兵败,退守永安,蜀汉为此实力大减,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诸葛亮为此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由此可见,诸葛亮极其无奈,他自己没有话语权,倘若法正还活着,就一定可以阻止刘备东伐吴国,就算阻止不了,也能辅佐刘备,不至于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

第三,此战最后的希望,黄权也被调离。

黄权的名气不如赵云和诸葛亮,但他通晓兵法。

刘备发兵时,黄权曾建议,说吴人骁勇善战,我国水军从西往东,顺流而下,易进难退,请让我作为先锋去探探路,陛下您坐镇后方,谋而后动。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蜀汉人力物力占据上风,就像官渡之战中的袁绍,硬实力完全碾压曹操,所以根本没必要毕其功于一役,积少成多,最后一定可以打败吴国。

但是刘备不听,反而把黄权调离东征大军,转而派去北面防守曹魏。令人扼腕的是,后来刘备兵败,荆州被丢了个干净。黄权军队撤回蜀国的道路被吴军完全堵塞,最后不得已投降了魏国。

所以说,刘备真不会打仗,哪有用人在即,自断臂膀的。只有吴国少帅陆逊年纪轻轻,对刘备却比任何人都了解。

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三国志·陆逊传》

(下篇,我们详细解读陆逊打赢夷陵之战的几大原因,关注李杜文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34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