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总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寻人启事,可是这些被疯狂转发的寻人启事并不是因为孩子被人贩子拐卖,而是因为孩子自主的离家出走,并且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处于最让我们家长头痛的"青春期"。
其中有一个寻人启事我深度关注了一下,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失联一周多了,全家人都已经把女儿可能去的地方找遍了,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寻求警方和大家的帮助。
最后可喜的是,孩子终于在警方的帮助下平安寻回,我原本以为女儿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失联一周多,再见应该是痛哭流涕的感人景象,可是孩子完全没有一点再见到父母的欣喜若狂劲,听妈妈说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锁紧了房间,不让任何人进入。
妈妈在诉说这一切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冷静,对孩子这样的反应并没有感到任何惊讶。原来,孩子和父母经常吵架,往往一吵架就把自己所在房间里,不出来也不让别人进去,已经是生活常态,所以根本不用惊讶。
处于孩子青春期的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家孩子从前明明非常乖巧,可是为什么一到青春期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根本无法沟通,成绩也下滑的厉害,更过分的是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毫不顾忌父母的感受……"
其实,如果我们在预防儿童走失平台上看一看,不难发现现在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越来越多,只要一和家里人闹矛盾、吵架,全部成为了他们离家出走的理由,连累家人也生活在紧张的家庭氛围中。
为什么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会变得叛逆、难沟通?
心理趋于成熟,追求自我认同感
人在青春期时,因为体内荷尔蒙的激荡,从生理到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身体上已经渐趋成熟,出现了明显的性冲动与攻击冲动,他想要在心理上认同自己是个大人,是个成熟的成年人。
但是,通常这个年轻人的阅历与体验还不够丰富,不足以使得他获得外界的一致欣赏,从而稳固自我认同,这时,他就有可能在内心的激烈冲突下做出一些相对不稳定,甚至过激的事情。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大人的自主意识,但是,还会停留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他们的心里其实也是挺矛盾的,我的话为什么总是无人理睬,甚至好主意总是被驳回,然而,他们的主观意识是以个人观点为目的,从来不会考虑大局,以至于自己的私心与社会的公德产生分歧,从而出现叛逆。
行为受到身体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身体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心理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在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都不受自己理性控制,所以才会做出一些比较过激的冲动行为。
大脑发育迎来第二个巅峰时期
孩子在小的时候之所以对家长的话唯命是从,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并不支持他做出什么违背家长意愿的事情,所以才会在大数家长眼中孩子小的时候既乖巧、又听话。
但是到了10岁以后,孩子的大脑发育迎来了第二个巅峰时期,大脑前额叶快速发育,孩子自主意识以及思考能力不断增强,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学会了拒绝,并且会思考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确,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接受父母的要求,当父母的要求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时,孩子就有可能会拒绝父母。
以上这三点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当前的行为举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行为上出现的偏差,世界上都是由于心理以及生理的变化导致,绝对不仅仅是因为青春期这么简单。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因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这时候的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
家长先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和睦的家庭,稳定幸福的婚姻,对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有隐性的好处。在家庭中,无论父母双方谁发起了 "战争",孩子都会面临"站队"的问题,这让孩子觉得无论选择和爸爸还是妈妈站在一起都是痛苦的。
再者,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用叛逆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对父母的不满。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不良行为。因为快乐和快乐的气氛是有感染力的,保持好心情,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坏心情压倒。
建立全新的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防患于未然既是解决问题的传统方法,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等到你的孩子让你头痛的时候再去做一个思想开明的父母。
学会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
让孩子觉得他们有权利选择,在制定规则时,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当孩子们觉得自己被认可和接受时,他们才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行为。
当孩子不合作时,提高声音分贝的方法不仅无效,而且适得其反。走到你的孩子身边,与他目光接触,轻轻、坚定、简洁地提出你的要求。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当你发现孩子的行为有所进步,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任何合作和主动的行为,都是值得称赞的。
叛逆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情商缺乏
情商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和处理他人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叛逆的孩子缺乏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的能力,总是有不切实际的愿望。因此,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和环境相处是父母的任务。
青春期是一个人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强,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家长要技巧性的与孩子进行沟通。首先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应对事不对人,适当冷处理;还要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要耐心倾听,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倾听时应作出积极反应。孩子渴望被关爱,也渴望长大,这是正常的,需要我们家长耐心引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9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