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面对"灵魂拷问",父母要会用"角度转换法"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面对"灵魂拷问",父母要会用"角度转换法"

最近已经到了各大学校和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很多的孩子要开始离开父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上幼儿园。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离开父母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充满了恐惧的一件事情,经常有孩子被焦虑和恐惧所包围着。

面对孩子抗拒上幼儿园这件事,你是会怎么做呢?是把孩子打一顿还是耐心的劝说孩子接受上幼儿园这件事呢?

01、

我的儿子今年三岁半,今年秋季正好该上幼儿园,提前为孩子办理了一切手续,并且给他购买了一个好看的小书包,孩子第一天虽然有些抗拒但是好说歹说也算顺利的去上学了。原本以为孩子慢慢的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也能解放了,可是没想到的是才过了一周左右孩子就开始明显的消极对抗去幼儿园这件事情了。

这天早上,我照例去卧室把孩子叫醒,安排他去洗刷,我在外面给他收拾东西,准备送他去幼儿园。孩子磨磨蹭蹭的花了二十分钟还没洗漱好,我进去催促的时候,他抬头望着我说:"我能不去幼儿园吗?"

我感到一愣,于是很快就反问他:"不去幼儿园那你要干什么呢?"

孩子兴奋地说:"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下午去找姥姥玩。"我告诉他,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工作,姥姥下午也要和她的朋友门出去玩耍,没有人有时间或者义务抽出时间去陪他玩。

听完我的话后,儿子陷入了一种沉思,开始默默的不说话了。我接着说:"你不想去幼儿园的话,那我就去上班了,你一个人呆在家里。"看到孩子持续性的沉默,我换了个角度说:"你的好朋友刚刚、鹏鹏都在幼儿园,而且幼儿园里还有你喜欢吃的小蛋糕,你真的不打算去吗?"

孩子想了想,郑重的说:"我决定了,在家实在无聊,还是去幼儿园吧。"于是他麻溜的收拾了东西顺利的去上幼儿园了。

02、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既是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抗拒,但是对于那些本该已经适应了的孩子,为什么还是会出现不想去上学的念头呢?其实原因不外乎以下这几点:

1、 家里的诱惑大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自然是喜欢轻松愉悦的环境,如果说在幼儿园或者是在学校有足够吸引孩子们的事情,他自然就会愿意去了,如果家里有新的吸引物的话,同理也会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这里。所以说当孩子突然不愿意去上学的时候,父母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家里有了什么对孩子有诱惑力的事情。

2、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当一个孩子突然出现对学校的抗拒,而这之前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情况,说明孩子或许是在学校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导致对学校产生了抗拒之心。父母可以了解一下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看一下是因为作业没完成还是在学校受欺负了等等。

3、 孩子缺乏内部动力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他根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在于什么,只会机械性的听从父母的话去上学。但是这样的生活难免会让人产生厌倦,当孩子厌倦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就会出现抗拒去学校的情况,所以说父母应该懂得及时的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之中懂得正确的去引导和教育孩子。

03、

大部分的孩子因为缺乏内部动力,所以即便是去上学也无法坚持很久,所以想要孩子能够对上学这件事不抗拒的话,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孩子懂得自己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去上学读书。

1、 教会孩子主动去尝试

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是充满了未知的,所以他们会追随着父母的思想和看法,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想法,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主动的参与思考和实践之中。

学习对于过来人来说,是能够改变一生命运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件乏味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从一出生就对学习读书这件事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应该放手让孩子多去尝试,这样才能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点。

2、 学会给孩子解释

很多的父母只会想着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但是却忽略了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成年人的想法角度和孩子都是有差别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无法正确的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去做,所以父母应该懂得正确的去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孩子知道这样做背后的意义。

3、 开发孩子的大脑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只会简单的让孩子根据自己指的那一条路去走,却忽略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思维。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多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激励孩子去思考除了这么做以外还能有什么新的办法和思路,引导孩子去思考,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

除了以上的三点外,父母应该注意不要去压迫孩子的主观想法,让孩子懂得自主思考,否则的话当孩子习惯性认为父母的话就是绝对权威的时候,就会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去依附于父母。所以父母不要去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认知,反之应该鼓励孩子多去了解这个世界和要做的事情,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去看问题。

我们不可能伴随孩子走一生,所以说要懂得及时的教育孩子自己去走这条路,让孩子有自我行走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换个角度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也能够看到别样的天与地。

人的一生短暂却也漫长,希望父母能够用自己正确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9190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