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生气乱扔东西;
当孩子被责令离开游乐场,崩溃大哭不肯走;
当孩子被别的小孩抢了心爱玩具,呆立原地默默流泪;
当孩子放学在外面疯玩,回家被爸爸严厉批评后把自己关在房间......
面对孩子这些或生气或愤怒或委屈或伤心的负面情绪时,做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意识到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大人很多时候只是觉得孩子不服管教,不听话,容易生气发怒,从不去探究和引导孩子如何去处理负面情绪,只是在想着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听话一些。
要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需要父母的耐心与坚持,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常常也会忍不住火冒三丈。
父母首先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自己更加从容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在引导孩子化解负面情绪上,父母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与孩子共情,说出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喜欢上别人的玩具却不能拥有,为此很伤心的时候,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表示理解说:“妈妈也觉得这个玩具很可爱,你也很想要一个对不对。"
再比如有些孩子听到打针就很恐惧,怎么都不愿意去做,这时候我们也可以告诉小孩,“打针会痛,你很害怕是吗?”这些描述性语言可以让孩子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很多时候,孩子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情绪有没有被接纳,而不是事情本身。
父母要接受他们的情绪,不否认和打压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引导。
二.教会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能够及时表达情绪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父母尽早了解孩子的感受,以便于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能及时的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身边关于情绪的素材,有意识的丰富孩子关于情绪的词语。
比如讲故事的时候,不要笼统的用开心和难过来表达情绪。或者买一些关于情绪的绘本,帮助孩子认识某些情绪的来源和应对方法。
当孩子认识了足够的情绪知识,也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在表达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三.帮助孩子调控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应对自己情绪方法也各有不同,情绪崩溃的时候有些会大哭大闹、有些喜欢乱砸东西。
父母可以用转移注意力、或者肢体语言安慰,给与一个大大的拥抱等让孩子情绪平复下来,等情绪稳定下来再寻找解决方法。
此外,家长也可以为孩子的负面情绪寻找一些宣泄的出口,当孩子情绪不佳时,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到户外跑步、打球、或者到空旷的场地大声呐喊,发些心中的郁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8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