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僧取经也需要护照?揭开《西游记》中“通关文牒”的真实面纱

唐僧取经也需要护照?揭开《西游记》中“通关文牒”的真实面纱

《西游记》这么经典,情节就不用多说了,看过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孙悟空除了忙着打怪,还不得不做一项很繁琐的文书工作,那就是倒换通关文牒。

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通关文牒,比如在女儿国的时候,为了拿到通关文牒,孙悟空还差点卖了唐僧,让他做上门女婿了。

还有乌鸡国的场景,师徒四人上殿拜见妖怪假扮的乌鸡国王,国王问道:“那和尚是哪方来的?”孙悟空答道:“我是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奉钦差前往西域天竺国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经者,今到此方,不敢空度,特来倒换通关文牒。”

​要说打妖怪是明面上的主要通关线路,那这通关文牒便是隐藏的放路文书,特别是会见国王级别人物的时候,唐僧自我介绍“贫僧等乃东土大唐而来”,后面总是要接一句“随身有通关文牒,乞为照验放行。”

文中这通关文牒的作用,很容易让你想到我们现在出国出境需要的护照吧,不管经过哪个国家,唐僧师徒都要把通关文牒亮出来,请人家查验、盖章,有时候还要把旧牒交上去,更换一份新的文牒。

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护照签证,没了签证过不了关,出不了国,唐僧众人也是要照规矩来的,否则可能要成为偷渡的了。

那么,唐朝时候真有所谓的通关文牒吗?是的,还真有。不过准确来讲不叫通关文牒,而是称为“过所”。

和签证性质想象的“过所”,其作用其实也很好理解,无非就是为了本国和其他国家、区域之间的贸易正常实行,以防偷、逃税务或其它破坏活动吗。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需要用到“过所”。

我们都知道,唐朝时期,何等的繁荣昌盛,和外邦的往来也是空前绝后的,日本、朝鲜,还有哪些邻居或臣服于唐朝的西域诸国,都说万邦来朝,这么多的国家如此频繁的走动,自然是需要一定的约束和规则来保持安定。

不过,过所和护照还是有所差别的,这最大的差别,就是护照一般是出境时用到,而古代的过所,不止是出国要用到,国内出个省也需要用到。

为什么这么麻烦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古代没有身份证,在进行长途旅行时,过所就被赋予了身份认证的能力,统治者们为了国土的安全和征税方便,要求百姓们出行时要有能证明的通行证,这张通行证是很重要的,没有了它,之后的种种城门关卡就无法顺利通过。

话说当年历史上真正的唐玄奘在前往印度求经途中,也多次因为没有这通关证明而受阻,要知道,现实中可没有小说里那样,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相助,一个小小的城门,甚至都会让唐玄奘吃尽苦头。

所以这过所的作用和存在也很明显的了,当然,外表上,相比起现在有封皮、印刷精美的护照,古代的过所也是要简陋得多。

虽然实质都只是一张纸,但过所没有封皮,字也是普通的字,上面会盖上帝王、京官、地方官或者城门监守人员的印章。

唐朝的过所制度也是很严格的,上至需要经由尚书省、刑部司颁发实行,下到涉及都督府或州,还有由户曹参军主管,谘议参军协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808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