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请君入瓮——来俊臣自比石勒,演绎武则天内心黑暗的一面

请君入瓮——来俊臣自比石勒,演绎武则天内心黑暗的一面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废黜睿宗李旦, 定都洛阳,称“神都”,改国号为“周”, 以67岁高龄正式登基称帝,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武则天以一宫女,韬光养晦,费尽心机,最终夺取李唐天下。牝鸡司晨, 虽然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称当代唐为天子。即便威仪天下, 但武则天心里深知自己得位不正,是用谋反手段得了李姓社稷, 因此, 名不正言不顺的作祟心理一直无日无夜地纠缠着她, 让她寝食难安。

武则天明白 , 李氏的王公贵族不服, 忠于李氏的老臣旧将不服, 她还担心普天下的老百姓也不服。前车之鉴:公元684年九月,如唐初开国大将徐懋公,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徐敬猷兄弟联合唐之奇、杜求仁等起兵造反, 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撰写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声讨武则天并公告天下,。公元688年八月,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父子俩相继举兵反抗。

尽管武则天很快镇压了这两次起兵,并且残酷镇压了与这两次起兵有牵连的唐朝宗室大臣,但对武周政权能否巩固下来,她仍然心有余悸。武则天为了在皇帝的宝座上坐得安稳,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控制百姓的言论, 将那些不服她的政治对手消灭,武则天在朝廷上设置了四个铜匦 (检举箱) 名为接纳臣下表疏,实则收受告密书信。

为了鼓励告密, 她甚至通告天下, 凡是有人提出要到京城告密的要求, 不管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农民也罢, 捕鱼的也罢, 贩夫走卒也罢, 各级官员都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而且对这些告密的人, 要按照五品官员的待遇接待, 沿途供给好吃好喝, 到了京城住国家级宾馆。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马上封官拜爵, 一步登天, 即便所告并非事实, 也不追究任何责任。

在这样的制度下, 宵小之辈趁势而起。

混水摸鱼

来俊臣因犯奸盗罪在和州被捕入狱,曾在狱中得罪刺史李续而被打了一百杖;而后,来俊臣闻听和州刺史东平王李续因反抗武则天而被杀,同时得知武则天鼓励天下人告密之事,趁机以此为由写了一封举报信。在信中来俊臣信口胡说是自己因为得知李续有重打罪行,所以才会被其屈打成招的经历。

随后来俊臣得以面见武则天,来俊臣在那样的特殊环境下猜测到武则天谋夺李氏的江山必然为李氏宗亲不喜,故把握住这次机会发挥其颠倒黑白的本事取悦武则天。

心知肚明的武则天眼见此人可以在其面前信口雌黄还脸不红、心不跳的,明白这样的人可为爪牙,故而不做任何调查,便提拔来俊臣为侍御史。唐朝的侍御史“掌纠举百僚、审判狱讼、弹劾违法”从中可知唐朝侍御史的权力有多大,即使才是从六品。

“客和州为奸 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 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新唐书·酷吏传》

铲除异己

来俊臣明白他的一切都是武则天给的,自己的生死只在于武则天的一念之间;所以只要是武则天交办的事情,只要是武则天打击的人,或者是他认为这是对武则天不利的,他都会义无反顾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彻底。

“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罗织经·事上卷第二》

酷吏的主要办法就是”构似是之言,成不赦之罪“。

来俊臣为了不辜负武则天的赏识,他先后纠集了一群人狼狈为奸,如:侯思止、王弘义、李仁敬、郭弘霸、卫遂忠、朱南山等。他们一群人发明了许多极为残酷的刑具,使人闻风丧胆。甚至还写了一本《罗织经》来罗织罪行,陷害杀人的书。,他们在审讯被告者时,从不依法办事,他们只会一招,那便是刑事逼供,屈打成招;罪犯一上来,无论罪行大小,必须先体验一下他发明的刑具;致使被告人在见到刑具后无不魂飞魄散,马上俯首认罪。

来俊臣诬陷大将军张乾勖、大将军给使范云仙,命他们在洛阳管放牧牛羊。张乾勖等忍受不了这般残酷的折磨,自己申诉对于国家有功,言辞非常尖刻,来俊臣就命令看守把他们砍死。范云仙也申说自己在先朝供职有功,说使司对自己太冤枉苛毒,来俊臣就叫人割去他的舌头。不论官宦和百姓,见此情况无不胆裂心惊,再没敢叫一声冤枉的人了。

来俊臣等一群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兴冤狱,铲除武则天一切明面或潜在暗处的敌人,上至王公大臣, 下至黎民百姓, 无不成了他们肆意打击迫害的对象。即便是狄仁杰这样的断案高手也曾落在来俊臣的手里,可见来俊臣等人的为所欲为。

“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旧唐书·酷吏传》

据悉来俊臣在武则天的撑腰下,当时的门阀士族、文武百官无论有罪或者没罪的,前后被夷灭了一千多族。

“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 ——《新唐书·酷吏传》

凭借这些功劳,来俊臣在官场的仕途上青云直上,步步高升当上了左侍御使中丞。

无耻行径

来俊臣依仗着武则天的信任,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先后陆续被武则天罢官又启用。肆无忌惮的来俊臣明白武则天需要他来铲除异己,故行事毫无顾忌;曾在同州任上,见同僚之妻貌美,不知廉耻将同僚的妻子霸占为己有,并且还丧心病狂将这同僚的母亲一并污辱了。

然而来俊臣犯下如此行径,武则天依然没有惩罚他,相反授予他河南县尉,一直升任为太仆卿。还赏给了他十多个奴婢。

“坐赃贬同州参军事,暴纵自如,夺同僚妻,又辱其母。俄召为合宫尉,擢洛阳令,进司仆少卿,赐司农奴婢十人。” ——《新唐书·酷吏传》

有了武则天的纵容,来俊臣夺人妻女的行径并没有停下来,为了占取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家中能歌善舞的婢女,来俊臣可以让他的党羽诬告阿史那斛瑟罗意欲谋反,以此来获取他的婢女。诬陷敌人犯上作乱,这是帝王无法容忍的行为。

与阿史那斛瑟罗交好的各酋长看到阿史那斛瑟罗被诬, 身家性命不保, 不惜违背自己民族的风俗,割破自己的脸面, 满脸流血不止, 以此来证明阿史那斛瑟罗并未谋反。因此阿史那斛瑟罗才得以幸免。

"构敌于为乱,不赦也。" ——《罗织经·制敌卷第五》

随后又霸占太原王庆诜的女儿。来俊臣只要闻听官员之中有妻妾美貌的,他便会千方百计的罗织罪名诬告他们,从而夺取他们的妻妾。

请君入瓮

“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虚,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 ——《罗织经·谋划卷第九》

官场之上,只有利益,没有朋友。来俊臣对敌人残忍无情,对自己人也毫不手软。

因为阿史那斛瑟罗之事,当时綦连耀与刘思礼等对朝廷处理这件事有些议论,来俊臣的党羽长安县尉吉顼知道这件事,便告诉了来俊臣。来俊臣告发了此事,有数十人因此受到牵连而被灭族。来俊臣仗势想要独揽此功,又对吉顼罗织罪名,后来吉顼得到召见而在朝廷作了诉讼,唯有他幸免。

周兴当时也是与来俊臣齐名的酷吏,两人的品行可谓不分伯仲。“鸟尽弓藏” 此时周兴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用了,随后周兴被人告与丘神勣通谋,武则天命来俊臣审问。

来俊臣明白周兴不易对付,故麻痹他请他吃饭让他松懈;酒酣耳热之际, 来俊臣问周兴:“如果有囚犯硬是不认罪,该怎么办才好?”

周兴大笑说:“这太容易了,把犯人放到瓮里,四周燃起炭火,犯人肯定招。”

来俊臣如法炮制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照他出的主意用火围着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后站起来说:“来某奉陛下圣旨审查于你,请君入瓮吧!”周兴见大事不妙,磕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

我想有人会说如果此时来俊臣能看明白他请周兴入瓮的下场,及早脱身,或许能免于一死。其实不然,来俊臣树敌太多,他已经抽不了身,可以说已经由不得他了,只能一路走到黑了;再说这样的人权力欲极深,此时头脑早已被权力蒙蔽,你让他放弃权力比放弃生命还难。

自取灭亡

眼见,地位越来越高,来俊臣越加膨胀,既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狂妄到公然自比石勒。

石勒何许人也?

石勒可是南北朝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亲手创建了后赵王朝。来俊臣既然以石勒自比, 由此可见来俊臣的狼子野心,也可见其愚蠢不堪。

利令智昏的来俊臣或许是真的为了篡夺武周政权,既然开始不自量力的想罗织罪名诬告武承嗣等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而后又想诬告皇嗣李旦及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借此铲除武则天的亲信,剪除李氏贵胄。

随着自身身份的提高,来俊臣开始瞧不起手下名望虽不显赫的卫遂忠,后来因为卫遂忠冒犯了来俊臣,被来俊臣命人将其打了一顿后,两人自此结下了仇隙。

小人心胸狭窄,卫遂忠知道来俊臣的为人,知道来俊臣不会放过自己的,故先下手为强,联合武承嗣等向女皇揭发来俊臣谋反。

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以及吉顼等人借机弹劾,共同揭发他的罪恶。

女皇顺水推舟,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并灭其一族,以雪苍生之愤。

来俊臣等酷吏是武则天用来铲除异己的棋子,用来遮风挡雨的道具。因为有些事是她无法做的,就任用这些小人充当她的另一面,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一旦小人的势力逐渐做大,危及自身。这时她就会不断用这一批小人铲除那一些小人,而后又用下一批小人摘掉上一批小人。这也是为什么丘神勣、周兴、来俊臣等人相继被杀的原因。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 ——《罗织经·事上卷第二》

功劳让给上司,罪过留给自己。来俊臣做到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7102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