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宋朝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弱

宋朝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弱

小笨熊解读疯狂的历史故事/第六十三期

提起宋朝,大家头脑里首先会闪现出两句历史评价:积贫积弱、重文轻武。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宋朝是一个一直备受少数民族欺凌的王朝。如果从历史结果来看,确实如此。比如宋朝每年要向辽、西夏进贡岁币,来换取和平。表面上看,会给人一种感觉:宋朝的军事实力不如周边的少数民族,但真相真是如此吗?

从两宋对辽、金的战争结果来看,战绩总体来讲是胜多败少,在和西夏的对峙中,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占据上风。最典型的就是澶渊之盟的确立,在这之前宋辽的二十五年战争中,宋朝并未处于下风,在澶渊之盟签订的那场战役中,宋军由真宗御驾亲征,并且已经射杀辽将萧凛,但却突然议和,还向辽称臣纳币,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既然两宋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弱,那么为什么要向周边少数民族卑躬屈膝呢?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史书上的评价:北宋有相无将,南宋有将无相。重文轻武是有的,但是不是大众认为的宋朝不重视军事,轻视武将。只不过在宋朝,武将永远成不了一把手。另外,冗杂的官僚机构互相掣肘,经常会导致军事行动中耽误时间,贻误战机。纵观两宋历史,军事行动上多数时间还是以守为主。北宋时候基本都是战略防御,这和缺少统兵人才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兵种的问题。宋朝汉人将士多以步兵为主力,机动性不及游牧民族的骑兵,另外马上功夫也不如游牧民族娴熟,这种情况在南宋时期尤为突出,想去收复失地,战线拉的长,粮草的补给运调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两宋时期宋朝的军事方针多数是防御。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应该是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责任。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军事将领出身,而且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手下黄袍加身。这就成了赵匡胤心里永远的一块阴影,而且影响了历代的宋朝皇帝。

宋朝皇帝中,说到武力也就只有开国皇帝拿得出手,只可惜死的太早。但是从太祖“杯酒释兵权”来看,武将拥兵自重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同时也是宋朝历代皇帝的阴影。所以便有了,“重文轻武”。为了防止武将夺取江山,宋朝甚至将全国的兵力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半主要责任就是守卫京师,而守卫京师的士兵无论在身体素质,年龄上,都要远远强于驻扎各地的士兵。宋朝皇帝想以此达到一个兵力上的制衡,来给自己一个所谓的安全感。

南宋的襄阳之战,前后历时6年,如果宋军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想必南宋也早灭亡了。所以说,不能说宋朝军队战斗力不强,只能说统治者对于军队和武人的态度,造就了两宋政治上的软弱。

更多好玩的历史故事请关注小编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5033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