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想让孩子主动养成学习习惯?这些技巧方法分享给你

想让孩子主动养成学习习惯?这些技巧方法分享给你

本文由萌妈凡凡原创,欢迎个人的转载与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那什么是主动学习呢?简单来说就是不用人督促,自己能凭借着兴趣、意愿、废寝忘食地去了解、探索和学习。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习惯呢?

找到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真正的主动学习来自兴趣,不但有乐趣,更要有兴趣,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学起来就会很容易了。

在被动学习中通过小成就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如果眼前摆着看一本厚厚的教材,相信任何人看了都会头疼从而产生畏惧感。那你可以把这本大书撕开成三部分甚至四、五部分,每获得一点感悟、每读完一小部分书,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真棒啊!然后自得其乐。乐了,自然就会更带劲的去学了。

学乐精神

如果学习本身不能给你带来乐趣,那你就在学习过程中找乐子。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强调学乐。 比如你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把自己想象成马克思先生,想象一下当年马克思先生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什么情况?在哪儿写的啊?写字台什么样?抽烟吗?有咖啡吗?咖啡是一位异性给倒的吧?这个人是谁?漂亮吗?想着想着你就开始乐了,一乐你就喜欢学了。你没发现吗?讲课好的老师总会把一个事情场景化故事化甚至加一点可能的故事化猜想,甚至拿这个故事背后的人物开涮一下,这就是学乐精神,没有学乐精神的人成不了大家。不要觉得这样不严肃,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任何一位大家,都是非常幽默的人。

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不可能干成任何事情的,唯有坚持,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你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是感觉很枯燥?没有目标的学习,很多问题也难以思考和发现,这样的学习肯定是收获不多的,所以只有主动学习才会收获自己想要的知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询问,学习效率自然高了。

怎么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看看这8大策略

新生入学,很多“新手”家长对于如何培养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困扰!为此,前两天佛山教育圈分别跟大家分享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所著《读懂孩子》一书中的教育经验和策略。

然而,除了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在校园学习中能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针对该问题,今天,小编将继续为大家带来《读懂孩子》一书中关于孩子如何养成良好习惯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家长。

了解了孩子的学习习惯规律后,针对上述规律,边玉芳提出了以下八个教育策略

策略一:

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将受益终生。没有养成好习惯的孩子,便意味着他已经养成不良习惯,以后想消除不良习惯,再形成好习惯,将需要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另外,家长还需持之以恒,将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坚持到底。

策略二:

了解孩子所养成学习习惯的要求

不同的学习习惯涉及的要求不同。在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前,必须了解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行为要求。那么,小学各阶段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那些呢?一起来看看。

策略三:

让孩子了解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孩子对基本学习习惯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价值。

策略四:

与孩子制定详细计划

与孩子一起商量具体的规则,解释清楚具体的规定,制定一个有吸引力、约束力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

策略五:

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利用直观、形象的榜样作用,以榜样人物的良好学习习惯、优异成绩等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榜样可以来自多方面,包括教材、课外书、班级活动中的素材、身边随时发生的事件等。

策略六:

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对每一种习惯都提出明、具体的要求,让孩子清楚明白习惯的具体内容。在训练孩子的行为前,配以讲解和示范,并在必要时把具体动作或行为要求分解。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简单、容易操作,使孩子有法可循。最重要的一点是持之以恒。

策略七: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具体表现

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并告诉孩子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家长的评价要使孩子明白是他的什么行为受到了赏识和肯定。针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指出来,并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帮助孩子纠正。

策略八:

与老师沟通,配合学校教育

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表现有时差异很大,多与老师沟通能便于双方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同时家长需要了解老师的安排与要求,使家庭教育配合,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新生如何适应入学?这6大成长规律家长不可不知!

在《读懂孩子》书中,边玉芳指出,孩子在学习习惯中有以下六大规律

规律一:

好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

一、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二、好习惯能解放大脑,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大脑更容易专注于某事,更能排除干扰。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当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比较容易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

规律二:

低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孩子就如同一个上好的泥胚,可以塑造成各种各样的陶瓷。此时,良好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若不重视培养,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到达中高年级后难以纠正。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规律三:

不同阶段,培养重点不同

在小学不同阶段,基本学习习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低年级,孩子需要养成基础的、与学习有关的一些行为习惯,如认真听课、

认真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等;在中高年级,孩子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规律四:

培养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过程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自我监督、管理意识较差,他们不能根据规则或者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孩子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现象。

在这过程中,家长需要不厌其烦地履行监督职责,反复提醒,当孩子出现坏习惯时需及时指出来、告诉孩子,与孩子一起巩固良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

规律五:

孩子模仿能力强,警惕学到坏习惯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且喜欢模仿,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行为。孩子会向好榜样学习,也会模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家长针对这一特点要运用得当,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规律六:

纠正坏习惯更费劲

俗话说:“学好要三年,学坏只需三天”。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是孩子固定的一些行为方式。打破这些已经“自动化”的固定行为方式,如同把一颗已经生根发芽的小苗连根拔起。因此,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减少纠正坏习惯的需求。

以上就是由萌妈凡凡为大家分享的帮助孩子主动找到学习习惯的几种方法,孩子的学习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335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