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到底有没有用?该怎么讲?

父母跟孩子讲道理到底有没有用?该怎么讲?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个懂道理、明事理的孩子,因此,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孩子能明事理,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很多时候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希望孩子能有所改变。但是,效果怎么样呢?

自我感觉基本上没用。比如,我家孩子更小的时候有个啃指甲的毛病,每次给她剪脚指甲的时候(手指甲都被啃光了,所以都不用剪),我都要跟她讲啃指甲的坏处,平时一有机会也会跟她讲,甚至把蛔虫的图片、故事拿来吓唬她,然并卵,她的手指甲依然从不用剪。后来,有一天她突然说想再去动物园看孔雀开屏,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我就答应她了,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要她能让我为她剪两次指甲,每月一次,做到了就可以去动物园。她满口答应了,虽然之后还在啃,但是据她自己说,她已经会注意不要啃指甲了,只是有时候没注意。这也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是跟讲道理却无关,吸引她的是孔雀。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孩子在12岁之前主要是感性思维,12岁以后才逐步形成理性思维,因此,成人式的讲道理对孩子可能真的不合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现在我女儿已经九岁了,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说说,在跟她交流的过程中,有一次我们父女俩也针对讲道理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探讨,她告诉我:“爸爸,其实你们讲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是你们在讲道理的时候,我根本就没听你们在讲什么,我在想别的事情。”

女儿的话让我陷入了思考,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讲的道理其实都是一些很浅显的做人道理,可能孩子们通过阅读、看电影、上课、人际交往等方式,很多都明白了,关键其实是孩子们还不能把道理和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也就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关于知行合一,别说孩子们,其实成年人很多人也是做不到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很多时候可能确实是对孩子们太苛求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完全放弃对孩子做人道理的积极引导。希望孩子做好,首先自己做好,身教大于言传,这个已经是很多父母的共识了,在此不做赘述。

那么,除了父母自身的示范效用,还可以以什么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引导呢?

单纯讲道理的方式显然是很难有效果的,从我女儿的反馈可见,讲道理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孩子是在被动地听大人的说教,所以真的会是你讲你的,她想她的。我们现在做产品都在强调客户的参与感,其实教育孩子一样需要孩子的参与感。现在孩子也大一些了,所以我会更多地通过与孩子聊天来了解她的一些想法,然后把想讲的道理形成一个问题跟她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来进行引导。比如她在学校跟同学闹了矛盾,很生气,想各种招说要报仇,我想光讲道理肯定没用,也不知道怎么讲。于是我就进行角色扮演,假如我是她的同学,让她来报仇,然后我按照小孩子的思路跟她一起探讨同学接下来的反应会是什么,设想各种可能。很多时候,她的气就消了,也明白了她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各位优秀的父母还有哪些方式来让孩子更懂事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24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