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夸夸群”式教育对娃更好?“阿伦森效应”的激励模式,才是双赢

“夸夸群”式教育对娃更好?“阿伦森效应”的激励模式,才是双赢

相信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是一直对孩子夸奖就是对训斥孩子。比如孩子犯错了,但是家长并没有指出孩子的问题,怕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反而对孩子说“没事没事,下次注意就好”等话语!

这样的家庭还真的是不少,正因为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让孩子更加的变本加厉。

说到“家庭教育”这四个字,应该是所以父母最苦恼的问题了。现在很多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最后导致,家里变成了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家长反而得听孩子的了。

其实,发生这种原因的根本,还是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上。

1. 现阶段主要的二种教育方式

“主流的教育方式分别是“夸夸群式教育”“责骂式””

夸夸群式教育:

这二种教育方式几乎覆盖了所有家庭,像夸夸群式教育,就是刚开始所说的情况。孩子不管做错了什么事情,家长都摆出一副你做的很对,没有关系下次改正就好的态度,让孩子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觉得自己不管做错了什么事家长都不会说我。

责骂式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比夸奖式教育更可怕。

相信大家看过很这种新闻了,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就会打孩子,导致最后孩子连家都不敢回。

还有的新闻报道,因为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最后导致孩子的心里畸形和自卑,连出门和陌生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而且一味的去打骂孩子,去责备他,也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美国自杀率近20年上升了25%,在一半的州内,年龄10岁及以上的青少年群体自杀率激增超过30%。自杀已成美国当前十大死因之一。

2. 这二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不知道身为家长的你们,觉得这二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夸夸群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养成“叛逆人格”的孩子。身为家长的你们已经给孩子灌输一种,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所以等孩子长大了之后,就很难管教。

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责骂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会存在自卑心理。

在家里一直被父母说,被父母批评,甚至被父母打骂,这样会让孩子的思想中有一种,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不敢去做,缺乏自信。

所以,这二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正确的。

3.教育孩子先了解他的需求

丽塔·皮尔逊(RitaPierson)在演讲中说过“孩子不会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你无法传授知识给不喜欢你的孩子。”

有多少家长是真正了解自己家孩子的?又有多少家长是真正了解孩子需求的?更多的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无条件听从自己的,一点也没有顾虑到孩子自身的感受。

就比如,孩子明明是想学篮球,但是身为家长的你却不知道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书法,想让孩子写字更好看。但是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能静下心来去学习书法吗?

任何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听听孩子说的话,看看他们自己的想法,多和孩子沟通,知道他们自身的需求点在哪里。

其实,养孩子就像玩游戏一样,家长需要一点一点的去积累经验升级,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4.阿伦森效应教育法

“阿伦森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所提出来的。

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阿伦森效应”不管在社会中有用,教育孩子一样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家里放着一台电脑,每次孩子放学之后回家都想去玩游戏,便想尽一切办法说服父母,或者去偷摸玩游戏。家长们越是管,孩子越是不听,甚至变本加厉。

有一天,孩子的舅舅来他家住,便对玩游戏的孩子说,今天咱俩比赛,看谁游戏玩的好,你要赢我了,我就送你个变形金刚。孩子用了全身的精力去打游戏,最后获得了变形金刚。

第二天,孩子的舅舅又和他说,我们继续玩电脑,如果今天你赢我,我就送你一袋糖,很明显第二天的礼物要比第一天的差太多,虽然孩子已经和舅舅比玩游戏,但是没有第一天那么有兴趣了。

到了第三天,舅舅又和孩子比游戏,说这次你赢了我就送你个棒棒糖,孩子一看这次的礼物更差劲,直接选择把电脑让给舅舅玩,自己去写作业了。

讲解:

孩子的舅舅知道,如果直接选择不让孩子玩游戏,会造成孩子抵触的心理,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舅舅采用了“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奖励越来越次,让孩子失去了兴趣。

很多时候,活用激励模式,采用“阿伦森效应”可以让孩子戒掉坏习惯,而且也不会反感父母。因为父母陪你做你想做的事情了,而且还给你了奖励,你说孩子还会从心理抵触父母吗?甚至还会和父母主动去谈心,去交流,给父母了解自己内心的机会。

5. 教育孩子不要心急,活用“阿伦森效应”打造双赢的局面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非常的心急。想让孩子去学这个,想让孩子去干那个,但是你们始终没有了解孩子的内心,也不了解孩子的需求。

在让孩子戒掉不良习惯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打骂孩子,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感受,这会让孩子的抵触心理更加的强烈,从而产生叛逆的心理,到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也不会听了。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如采用“阿伦森效应”,这种激励模式的教育法。不仅可以让孩子戒掉不良习惯,也会让孩子变的更加的优秀。

家长具体的做法:

1. .如果孩子有不良的习惯可以用上面案例的方式,奖励的礼物从豪华变为普通,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对这个不良习惯失去兴趣。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从中获得奖励,还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戒掉坏习惯。

2. 如果是想鼓励孩子做某些事情,可以用纯奖励的制度方式,奖励的礼品越来越好,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去完成这件事情,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礼物,在无形中养成了好习惯。

萌声寄语: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不能马虎,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抵触家长或者养成不良的习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某种问题,也要及时的对他进行教育,不过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184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