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的这些表现不能惯,长大很容易出问题,爸妈早纠正才正确

孩子的这些表现不能惯,长大很容易出问题,爸妈早纠正才正确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丨福林妈咪

“以小见大”,说的是人们从小的细节看到大的整体,这个词语,对事物是如此,对孩子的成长也必须得是这样。

“熊孩子”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多,并代表他们的数量真的在增加,只是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的某个细节,某个时间做错了事,这才被划分到熊孩子行列,而实际上,他们的本质还并不是很坏。

可有时候,判断一个人,大家都会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更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来判定孩子是否优秀。

孩子的生活细节做的好,那孩子大的生活方面自然也不会差,而那些不注意生活细节,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他们得到的评价从来就不是好的,尤其是这些细节上的习惯: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会昭示他的下一步动作,而孩子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他们最多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

幼儿园以下的孩子,控制不好情绪会哭闹,大家还能接受,可要是一个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仅仅是因为自己心情不爽就摔东西,这样的孩子,在大家看来就是无理取闹的。

上周在超市,一个穿着校服的孩子想买玩具,被妈妈以家里玩具很多为由给拒绝后,孩子很生气,一下子就把妈妈放在购物车里的包拿出来摔在地上,惹来周围顾客的驻足议论。

其中一个爸爸的评价很出彩,“这孩子的行动,与身上的红领巾严重不搭啊”。

虽然每个人多少都有些脾气,但是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而乱发脾气的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肯定也不会很冷静的面对,那成功就只能变成遥不可及的虚影。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教会孩子合理发泄情绪,而不是发脾气,那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做错事情不承担责任

之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偷了邻居家的一个团线,他妈妈知道但并没有批评教育他,后来那个孩子又陆陆续续偷了其他人的东西,直到进了监狱。

可进了监狱里的孩子,并没有认真悔改而是责怪妈妈,责怪妈妈当初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批评他,没有对他做出正确的挽救,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这个故事,孩子错在不知悔改,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反倒把责任推给妈妈,当然,孩子妈妈也是有错的,错就错在她一味的包庇孩子,这才让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自己做错事情,就要承担错误,这应该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意识,那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是一个很肆意妄为的毫无责任感,毫无担当的人。

爸妈一定不要惯着孩子的坏习惯,看到孩子犯错就给及时制止并纠正,不然自己就成了孩子的帮凶。

-最起码的尊重做不到

可能对小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尊重”是什么,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尊重就是与别人说话要看着对方,听到别人在和自己说话要回应对方,相信孩子们会很容易理解。

可有时候,孩子明明听到大人是与自己的对话,可他们就是不给予回应,把大人的话置若罔闻。

在孩子装作听不见的时候,爸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是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害怕被惩罚,还是只是单纯的不想理睬。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爸妈可以先缓和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教育,最后,还要提醒孩子,就算犯错也要记得及时回应爸妈,做到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爸妈就要特别注意,若不及时纠正孩子这样的行为,放任孩子的这种态度,那孩子以后就很容易养成目无尊长的不良行为。

作家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赵子曰》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所以,别认为孩子的小的坏毛病就是可以容忍的,等孩子长大后,那些坏毛病也就会成为习惯,这可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爸爸妈妈可一定要重视。


孩子生下来就是孩子,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父母。从备孕到孩子成长,宝妈会遇到很多问题,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儿专家提问,还可以和其他宝妈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一场妈妈的自我修行吧!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024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