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牛的岳父是独孤信,其三个女儿都嫁给帝王,分别是长女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四女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但以南北朝时期门阀家族而言讲究门当户对,只是以联姻的方式达到政治合作目的,所以独孤信并非是具有独到慧眼,只是证明他的家族足够强大,强大到匹配的家族能够问鼎至尊。
民国也有个很牛的岳父叫做宋嘉树,共有三子三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长女宋霭龄嫁给孔子第75世孙,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宋庆龄嫁给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孙中山;宋美龄则是嫁给抗战远东军事统帅、民国政府委员长蒋中正。
应该说宋嘉树比较有眼光,对孙中山倾囊相助革命,才使宋氏由商贾之家与政治挂钩,但宋美龄的婚姻实际也是政治婚姻,当时蒋中正尚有妻室,只是由孙中山极力促成。
因此以上两人虽然很牛,都成为皇亲国戚,都使家族飞黄腾达,但却都不如汉高祖刘邦的岳父吕太公。
汉高祖刘邦
吕太公是西汉首任皇后吕雉的父亲,西汉高祖刘邦的岳父,非西周时期建立齐国吕尚,史家大多称吕尚为姜尚或姜太公,此处提前声明,以免读者产生混乱。
史记说太公为躲避仇家而逃到沛县,却又明目张胆与士绅结交,那这种仇应该也不是大仇,否则祸及亲人就隐姓埋名,何况还能携带相当多的家财,要么说这次逃亡早有准备,要么吕太公就是商贾富户。
秦始皇对吕不韦是相当憎恶,秦帝国刚刚创立,户口被严格管控,对商贾也都采取监管,通过经商聚敛财富并不现实,而吕太公善于相面,如果施展江湖骗术诈取钱财,而逃亡异地倒像是说得通了,否则逃亡还要逃到县城,更是招摇过市宴请实在说不通。
刘邦不请自来,更是虚报数额欲做上宾,吕太公知晓原委却并不怪罪,反倒是主动与其攀谈,并在知晓其未婚之时,将次女吕雉许其为妻,并赠予厚礼为嫁妆。
吕雉貌美又有学识,加上吕太公交友广博,虽不敢说嫁王侯公子,嫁个官宦人家不是难事,无怪知道将其许配给,穷困潦倒又不学无术的刘邦后,吕母会气愤难当,换成大多数人也都是这种反应吧!
吕雉是否反对这门亲事已无从查证,但依照历史上吕后的果敢而言是挣扎过,却最终还是陪送大笔嫁妆的情况下嫁给刘邦,正是在吕氏强大的财政支持下,刘邦才能结交江湖义士,在沛县站稳脚跟。
秦代尚没有必须遵守的女德规范,女子无论是从政还是追求爱情都是世俗允许的,很好奇吕太公说了什么,能够令吕雉嫁给有情妇又穷困的刘邦。
楚汉争霸
吕太公不仅令吕雉嫁给刘邦,还将其妹吕媭也嫁给刘邦的好友樊哙,樊哙是助刘邦称帝的功臣,鸿门宴便是他舍身护主才令刘邦脱险,吕媭知道的人不多,但她在吕后掌权期间被封为临光侯。
侯爵既有政治地位又有实权,是古代非宗亲所能获得最高的爵位,李广终身效命朝廷却没弄个侯爵,吕媭一介女流竟然成为侯爵,而其在掌权期间“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与其姐吕后不逞多让。
还有长子吕泽,文武双全被史家称为“发兵佐高祖定天下”,也就是说吕泽自己招募兵马起事,但最终却归顺了刘邦,并多次帮助刘邦除项羽定江山,为何他没有自己打拼而是辅佐刘邦,令人不得不怀疑也是吕太公的授意。
吕氏家族成功的实现皇亲国戚,到外臣功勋将领的全面覆盖,所以吕氏宗族在吕后专制之时,封王拜相也是实至名归,刘邦在世尚且要忌惮吕氏的势力,何况羸弱的汉惠帝刘盈,以及事不关己的满朝的文武大臣。
吕后除了削弱刘氏宗亲和部分开国功勋的权利,对待旧有的功勋之臣还算优待,对民间百姓坚持黄老之策与民休养生息,坚持屈辱的和亲政策使国家稳定强大,都为汉武帝时文治武功达到顶峰奠定了基调。
直到此时吕太公能够令骄傲的吕雉嫁给刘邦,令吕泽率兵将与家财协助刘邦,如果不是一个流传千年的谎言,那么真的要承认他的眼光真的很好,吕氏盛极一时堪比皇族,甚至有取而代之的倾向。
西汉疆域
吕后作为女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悍妇的恶名,其暴虐弑杀戚夫人,大肆分封吕姓宗亲为王侯,都为后世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忌恨。
但吕后在刘邦逝世后,辅佐汉惠帝刘盈执政,合计执掌西汉帝国长达十五年,对内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对外与匈奴保持着相对的和平,令西汉王朝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天下土地人口和财富就那么多,分给吕氏以后就侵害了功勋集团的利益,吕后执政晚期这些力量都向刘氏宗族靠拢,随着吕后的逝去,最终成为杀死吕氏的刀。
吕氏家族惨遭报复,幸存者寥寥无几,这可能是吕太公没有料想到的,但吕太公嫁女又助女婿称帝,建立强大的西汉王朝,令吕氏封王数十人为王侯,即便是西汉王政君家族也难以相提并论,毫无疑问这在古代历史上都是独一份,更遑论险些颠覆刘氏王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