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郑庄公-春秋时期的第一代枭雄

郑庄公-春秋时期的第一代枭雄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败,列国纷争不断,各方诸侯割据,在此期间也诞生了很多领袖人物,众所周知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但其实在齐桓公之前,就有一位被称为“春秋小霸”的郑国国君,郑庄公。

郑庄公名郑寤生,据说郑寤生在出生的时候胎位不正,是腿先出来,不太顺利,因此,他的母亲武姜从小就很不喜欢郑寤生,于是她就找到国君郑掘突,想让郑掘突立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郑段为王位继承人,替换掉郑寤生,但郑掘突没同意,待到郑寤生继承王位后,身为母亲的武姜,又来找郑寤生,要给郑段要一块封地,这块地是哪里呢?这块地就是治邑,(今郑州荥阳),也称汜水关,这是洛阳东边的门户,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隘,这么重要的地方,郑寤生怎么会给呢,于是武姜就退而求其次,要求把京邑分封给郑段,郑寤生就把京邑给了郑段管理。

郑寤生继位后,郑段作为当时最有利的竞争者,他最担心的是被清除,他选择治邑或者京邑,都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地势险要,特别适合防守,治邑是天下雄关,而京邑虽不如治邑,但与京邑同样也在河南荥阳,在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是扼守荥阳城高,对抗项羽,以项羽的实力也是攻了好几天才打下荥阳。

郑段得到京邑后,但心里还是不安,于是就开始扩建城市,加固城墙,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睛,他就是郑国的大夫祭足祭足就把这事告诉了郑寤生,郑寤生回答说:“这是母亲要求的,我也没有办法”,祭足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早晚有一天郑段会威胁到您的,”郑寤生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说完转身走了。

郑寤生这边没理会,郑段那边可就忙活的不亦乐乎了,他不仅继续扩建城市,还要求西面与北边的贵族在向郑寤生效忠的同时也向他效忠,这就意味着郑国被一分为二了,这种情况下,郑国内部的族人有些坐不住了,郑吕找到郑寤生说:“国家经不起这样的分裂啊,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啊,您要是打算让郑段管理国家,您就把王位让给他,如果您没这个打算,就赶紧除掉他,别让民众生二心”,郑寤生呢还是不紧不慢的说:“哎呀,此事无需烦恼,郑段他早晚会自取灭亡,”说完这话他还是悠哉悠哉的走了。

郑寤生对郑段依旧不予理睬,郑段呢,继续为所欲为,郑吕继续找郑寤生,郑寤生继续不紧不慢,郑寤生为什么不理睬呢,他是真傻吗? 当然不,他之所以这么沉得住气,是因为治邑这个地方,就在京邑的后面,只要治邑在手,无论京邑折腾成什么样子,最终都会是空忙而已。

我们接着看郑段,备好了兵器、人马、粮食、战车,他要干嘛呢,是防御吗?NO,他是要偷袭郑都,他的母亲武姜作为内应,待郑段兵临城下的时候,武姜为他打开城门,但这个计划被郑寤生知道了,郑寤生确定了郑段偷袭的具体时间,他给郑吕一队人马,去偷袭京邑,当郑吕到达京邑的时候,京邑竟然直接投降,而这时候的郑段,正在偷袭郑都的路上,一听说大本营没有了,他也不敢继续偷袭郑都了,只能逃到了嫣地郑寤生乘胜追击,带兵继续攻打嫣地,郑段无奈又逃到了北边的共地,共地属于魏国的范围,郑寤生就没有再追,这场兄弟之争暂时就告一段落。

为什么郑寤生不急着追弟弟呢,让他活着可是大患啊,可共地是魏国的范围,不能贸然闯入,其次是他的心志何止一个郑国就可以满足的?他要让各方诸侯臣服郑国,对于魏国他已经筹谋很久,就是在等一个合适的起兵理由,无巧不巧的郑段就偏偏逃到了魏国,这正好给郑寤生一个出兵魏国的借口,于是郑寤生领兵伐魏,打败了魏国,自然郑段也死于这场战役了。

郑寤生打败了魏国,扬眉吐气树立了尊严,转过头来呢,他又开始琢磨宋国,宋国国君宋商公,是一个非常好战的国君,在位10年打了11年,使百姓苦不堪言,时间一久,国内自然就会有了反战的情绪,手下一名叫华都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宋商公的做法,于是就把他暗杀了,宋国大乱。

在早年因宋商公好战,宋国内部混乱,宋国的一位公子,逃到了郑庄公(郑寤生)这里,寻求政治避难,一直呆在郑国,如今刚好宋商公被杀,郑庄公就把这位宋国的公子送回宋国,让他成为国君,华都也不敢得罪郑国,于是宋国也就在郑庄公的控制中了。

郑庄公阀魏制宋,很是扬名,但这些事情他并没有跟周天子汇报,虽然周王朝已经衰败,但毕竟还是天子,郑国也好,魏国、宋国等也罢,毕竟还是诸侯国,都是要听命于周天子的,郑庄公这么行事明摆着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身为天子的周平王心中十分不悦,于是要给郑庄公点颜色看看。

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是上代周天子手下的青士,青士是有参与国政的决策权,郑庄公自然也是青士,为什么周王朝对郑家高看一眼呢,因为在郑寤生爷爷那一辈对周天子是有恩的,所以,这青士的头衔一直延续下来。周平王就想借此来打击郑庄公,他要把郑庄公青士的这个权利给取消,但这事还没下诏,消息就已经传到了郑庄公耳朵里,郑庄公一听,这可还行,于是带了一队人马,出发去了王城,周平王一看这阵势心中就慌了,郑庄公见到周平王说:“臣最近诸事颇多,弟弟叛乱败后逃至魏国,臣无奈才阀魏,关于青士之事,臣无所谓,天子觉得谁适合做就给谁做吧。”周天子一听慌了,这青士的事还没有对外下诏消息就已经被人家知道了,好不尴尬,于是对郑庄公好声安抚,不仅没提撤掉青士之事,反而为了安抚郑庄公,周平王竟然主动提出让双方都把自己的公子放在对方的王城养育,这可是史上从来没有的先例啊,一代天子竟然要跟大臣用儿子当人质,简直是闻所未闻。

周平王因周朝的日渐衰败,整日活在提心吊胆的日子里,终于郁郁而终,他的儿子周桓王继位,周桓王是一位有志青年,他励志要重振周王朝当年的雄风,他的第一步就是要拿最强的诸侯开刀,在当时只有郑国是最出风头的了,于是他下旨取消了郑庄公青士的权利,不可以再参与周朝国政,郑庄公呢,倒是没太计较,但他的属下可不这么觉得,属下大臣觉得,如果这一次不声不响的接受了,那以后这个周桓王更会以为郑国怕了他,别的国家也会这么认为,那之前树立的威信就会白折腾了,于是属下大臣给郑庄公出了个主意说:“时下正是秋收季节,可以把温地的麦子收了,他没了粮草自然无法嚣张,他不问缓则罢料,如若问起,大王您可说因今年郑国天灾人祸,颗粒不收,无人可以赈济灾民,只能向天子伸手,此事一成,天下人自然明了。”郑庄公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就吩咐手下大将,带领人马割麦子去了。

这事可把周桓王给气坏了,准备派人询问郑庄公,但郑庄公的书信也到了,周桓王一看这理由是为民请麦,气的无话可说,他本来就看不上郑庄公,又是新君即位,正想立威,于是带领陈、蔡、帼、魏四国兵马联合讨伐郑国,声势浩大的奔向郑国,郑庄公与属下商议后,先从最弱的国家开始,然后逐个击破,采用分而化之的办法瓦解了周桓王的五国兵马,周桓王被打的晕头转向,在逃跑的时候,被郑庄公的手下一箭射中肩头,从此,奠定了郑庄公春秋时期第一代霸主的地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0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