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养成和家长的教育分不开。到游乐场去玩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当两个小孩抢一个玩具时,家长会劝说,要学会跟别人一起分享。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不知道谦让,也不知道分享是什么东西,就会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拿在自己的手中。
大家想一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不就是代表孩子有主见吗?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孩子要去跟别人抢,而是说属于自己的玩具,就有权力去支配它,自己可以去分享,也可以不去分享。
美国有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公园游玩,因为孩子手里拿了一个新上市的变形金刚,所以一到公园,就有几个小男孩眼馋的围了上来。大家虎视眈眈的看着他抱着的玩具,孩子当时也吓得不知所措,只是本能的把玩具抱在胸口,眼睛直溜溜的盯着妈妈。
妈妈看到这样的情形,对孩子说:这是你的自由,如果不乐意,就对小朋友们说不!
对于我们这个崇尚谦虚谨慎为美德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做法或许会引来一些非议,而且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让我们温良谦让,孔融让梨,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传统美德。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只能被这些道德给绑架。
作为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你的玩具如果愿意分享给大家,那么你就能够交到新的朋友,当然你分享给别人,也可以玩到别人的玩具。主动权在你手里,你也可以不去分享给别人,那样你只能自己独自在这里玩耍了。”
将这些道理教给他们,那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决定会影响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也会为了自己的这个决定而负责。把玩具分享给小朋友们,就能交换到别人的玩具,而你不想分享出去,当然你也没有权利去哭闹着要别人的玩具。
家长们要让孩子有安全感
不要逼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尤其是当自己有了新玩具之后,硬生生的被父母逼着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那是非常伤心的一个事情。但是不这样做的话,在父母的指责下,自己也很害怕。家长不要光顾自己的面子,害怕别人说你的孩子不懂事,在这个时候忽略孩子的亲身感受。在他们认为,自己的玩具自己都做不了主,那还有什么安全感?慢慢的在心理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要让孩子有界限感,这样在人际关系处理中才不会越境
很多孩子长大后,处理人际关系非常失败,这样无论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都会不成功,自己也会有挫败感。其实这是跟别人的界限不清不楚而导致让别人反感,比如不经舍友同意,就用了他们的水杯和牙膏,甚至乱翻别人的抽屉。
在他们看来这些事情都非常正常,但是却让别人很反感,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界限感,才能让他的人格更独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但是不得不说,我们不能被美德所绑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先教给他们说不,让他们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时,再去做一个谦让的人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7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