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君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乾隆时期的权臣和珅不管是在官职、品级还是爵位上都是顶级的。在官职上身兼数十个显官要职,品级是一品大员,爵位是一等忠襄公,品级是超品,比一品还牛。
和珅剧照
尽管这些身份是如此的显赫,但和珅就单从爵位上来讲,还不是金字塔最顶端的。虽然和珅被授予的这个一等公已是爵位的最高一级(清朝自康熙后不封异姓王)但一等公爵位里还是有高低的,毕竟这是荣誉的高低。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和珅这个一等公的名字“忠襄”二字。忠襄什么意思?在司马迁的《史记·谥法解》中这样解释“襄”: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劳曰襄。由此可见,由此可见和珅爵位被授予这个名字是说和珅“德”在“甲胄有劳”。中国历史上,从皇帝至朝臣,谥号“襄”字的虽不在少数,却也均为“有武功之人”才能得之,而大凡辟地,又无非攻城略地,杀人盈野。(尽管谥号是死后才会有的,而爵位是生前的,但在这里我们用司马迁的解释来理解和珅的爵位是完全可以的。
和珅画像
由此可见,和珅一个文臣,能够被授予这个爵位,这是相当难得与罕见的。和珅的这个爵位虽是很牛,但有四个人的爵位比他还牛,而且这四个人还与他同朝为官,你说气不气人?那么这四位超越和珅大神都是谁呢?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位: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属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这个人我们可能不是很熟悉,因为在野史传记和今天的影视剧之中我们都很少看到他的名字,但他确实是乾隆中期的名将,而且战功赫赫,据《清史稿》记载: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明瑞以云贵总督兼任兵部尚书,出征缅甸。十一月,因征缅有功,封一等诚嘉毅勇公。乾隆三十三年二月(1768年),明瑞的军队被缅军包围,力战后自缢而死。乾隆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果烈。
明瑞画像
第二位我们就很熟悉了,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广庭,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其父是大学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与和珅关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阿桂剧照
第三位: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名福康安,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他也是我们所熟知的,福康安其父是大学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皇后)的弟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此职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最高等级,傅恒死后,就再无人取得过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福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袭一等忠勇公)、福长安(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其监督和珅自尽,却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平台湾林爽文乱,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一等轻车都尉;前往安南国平乱途中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世袭罔替)。
福长安剧照
第四位:一等武毅谋勇公,姓乌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亲乌雅氏)族孙。先后参与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也是乾隆中期的股肱之臣。
兆惠画像
了解完上面四位牛人,我们就发现,他们的爵位都比和珅的爵位要多两个字。对了,在雍正以前,爵位其实是没有名字的,雍正之后,从乾隆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而整个大清只有4人得此殊荣,就是上面这四位了。你说和珅是不是羡慕他们的爵位呢?其实小编的观点还是上面说的,和珅作为一个文臣,还能够通过军功得到最高级的爵位,甚至可以和同朝的顶级名将一争高下,真的也是很让人钦佩的。给位看官觉得呢?
阿桂画像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宝贵的观点,喜欢战斗君的记得点赞关注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5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