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你们的工作将来会被机器取代!”诸如此类的言论恐怕各行各业的人都听到过。在法国城市昂热,卡西诺超市(CASINO)的收银员们发现这个威胁恐怕很快就要变成现实:8月25日下午1时,所有员工像往常一样停止工作下班——但是超市还要继续开,一直到晚上9时,接替他们工作的是机器:自动收款机和摄像头。
图为卡西诺超市标志。(图片来源:法媒L'Obs报道截图)
综合法国《20分钟报》、BFM TV报道,其实,法国之前也有许多超市进行过无人营业的尝试,不过大多规模比较小。像卡西诺这样面积超过5000平米大型超市来进行无人营业还属首次。按法律规定,收银员等115名员工周日下午是不工作的。因此公司就打算利用这一下午来试验无人营业。
大超市意味着多员工,如果昂热这家卡西诺无人营业成功了,那超市那么多员工岂不是都会失业?如果法国所有卡西诺超市都推行无人营业,那全国有多少人要失业?更别提卡西诺所在公司底下还有若干别的卖场品牌比如Monoprix、Franprix、CDiscount……一下子,气氛就变得人人自危。
图为昆明首家无人超市内顾客自助结账。(图片来源:中新社)
虽然公司保证,施行无人营业也不代表会裁员。但是当地工会并不相信这套说辞,因此,法国人又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集会示威!
25日下午1时,卡西诺前面就聚集了数百名示威者,里面有工会成员,有超市工作人员,有附近的普通民众还有不嫌事大的“黄衫军”。虽然号称是和平集会,但他们高喊“这是社会的倒退”“下一个失业的就是你”的口号,并且拉住来购物的客人,苦口婆心的劝告他们不要在此购物,或者改日再来。
图为示威的人群。(图片来源:《20分钟报》记者julie Urbach推特)
有不少顾客被阵仗吓倒,也有顾客被示威者感动,什么都没买就走了出去。不过还有很多顾客坚定地表示“我工作了一周,必须现在买东西!”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
不过,超市里面的混乱程度并不比外面小。
图为额外雇佣的安保人员。(图片来源:《20分钟报》记者julie Urbach推特)
用过自动收款机的都知道,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旁人指点,顾客自己很难结算。因此虽然公司专门雇了不少外部的保安和咨询人员帮忙,场面还是控制不住:为了防止偷窃,酒水区多了许多摄像头,并且禁止购买;自己使用机器的顾客总是操作错误;外面抗议者的喧闹让咨询人员听不清顾客的问题;结账区长时间的等待让许多顾客干脆放弃了购物;而那些离开的顾客并没有把商品放回原处,甚至很多本来在冰柜里的商品就那样无人理睬……
图为被顾客丢弃的篮子以及禁止购物的酒水区。(图片来源:《20分钟报》记者julie Urbach推特)
虽然这次试验基本宣告失败,但是公司负责人推动无人营业超市的决心并没有减弱:开放时间更长的超市意味着能吸引更多顾客。卡西诺首席执行官Jean-Charles Naouri希望将来能够开设500家独立的无人超市。
顾客无法解决机器问题,于是把东西留在收款机上就离开了。(图片来源:《20分钟报》记者julie Urbach推特)
其实,无人超市这股风潮早就在中国刮过一轮,在2017年马云“淘咖啡”打响第一枪之后,缤果盒子、F5未来店、小麦铺、猩便利、GOGO等打着“无人零售”旗号的创业团队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图为无人超市内,顾客买完离开。(图片来源:中新社)
仅2017年,全中国无人零售货架就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超市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市场累计融资超40亿元人民币。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无人超市就爆发了关店潮。从万众瞩目到无人问津,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
为何无人超市在中国水土不服?据小编总结,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原因都差不多:
图为记者体验无人超市。(图片来源:中新社)
一是运营成本高。比起投入的机器,员工月薪其实不高,更何况雇人维护超市的费用无法节省;二是安全隐患大。抢劫与偷盗风险大;公司安装的摄像头和雇佣的安保人员更加费钱。三是人情味儿少。顾客没有员工的帮助,难以找到商品;与收银员聊天也是传统购物方式的一大乐趣。
图为无人超市。(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之外也有别的失败例子。在欧洲,老对手家乐福最近刚宣布因为“技术和后勤的问题”,要放弃在布鲁塞尔的全天候无人营业商店。
不知道看了这些“前车之鉴”,卡西诺老板会不会继续坚持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