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建设与企业销量提升策划机构--沪琛策划集团消息: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作为与沃尔玛并列全球商超两大巨头之一的家乐福,1995年将大陆首家门店落地北京,开创外资商超先河,并一度领衔中国市场占有率冠军多年。
在本世纪头十年门店规模的快速扩张与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后,诸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开始触到瓶颈,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围剿,同时被自己的“学生们”——以永辉、物美为代表的国内超市追赶上并超越。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零售业实现了落后、学习、直至现今引领的进程,中国的零售业态创新甚至成为全球商业的创新亮点之一,带动零售业的转型升级、数据驱动、跨界融合、价值重塑。
2007年,中国连锁超市十强榜单中,外资超市占据半壁江山;十年之后,2017年的十强榜单中,只剩下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
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改造,推进线上、线下和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
这位电商巨擘的预言将中国零售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巨头跑步入场,互联网和传统零售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以224亿港币收购高鑫零售31.6%的股权,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但这并不是结束。
1个月之后的12月16日,腾讯即以42亿元人民币入股永辉,获得后者5%的股权。39天之后的2018年1月24日,腾讯、永辉联手投资家乐福,中国零售业一片哗然。
这场由互联网公司、头部零售企业发起的2017年零售行业的多起并购,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零售业图景:外资势微、台资卖身、内资崛起,以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深度介入传统零售,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加速对行业的重塑。
(图源:界面新闻)
经过互联网的改造,传统商超开始展现出全新活力。
2018年3月份,大润发的新零售改造正式开始。按照此前双方在公告里透露的,“门店数据系统的打通”成为了改造的第一步,包含三部分:会员打通,支付打通以及库存打通。
在阿里的助攻下,大润发也开始寻找线上流量的入口,2018年2月,首先位于上海和苏州的两家大润发门店开始试点接入淘先达。2018年6月,大润发宣布完成升级改造的100家门店全面参与天猫618。并且在2018年双十一前,所有大润发门店均已接入淘先达,完成线上线下的合作。
据悉,大润发接入淘鲜达后三个月,日均线上订单超过1200单,单店月度销售额环比提升超过10%,单店累计新增年轻顾客数超过2万名。
自2017年12月腾讯战略入股永辉以来,永辉实现向科技零售企业的转身。永辉借助腾讯实现了实体零售店进行人、货、场的数字化升级。目前在永辉旗下包括永辉超市、永辉Mini超市、Bravo绿标店、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业态在内的1,000多家门店,腾讯智慧零售工具箱已经全面落地永辉各大业态。
针对线上线下一体化,永辉还开发了YHSHOP系统,结合永辉会员体系,将永辉生活APP、商品码、会员卡、充值卡余额管理以及第三方支付系统有机融合,同时打通永辉会员通、商品通、支付通等运营系统,使得永辉在从门店向线上引流时,具有相对完善的运营机制。
阿里腾讯之外的物美商业,也是新零售的系统级玩家,因为孵化出了多点Mall,2018年10月,物美联合多点Dmall、链商优供合作,拥抱互联网实现数字化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实现用户、商品、供应链、营销、运营、支付等一体化协同发展。
物美商业对外称,截止到2019年3月初,多点Mall已与中国连锁百强中的50家开展合作,覆盖近万家门店。
新旧交织,零售在中国变得空前复杂与多样,但也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如果说中国连锁超市的未来需要重新洗牌,那么,新零售,应该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只不过两年时间,新零售在超市领域的革新已经初步完成。
零售行业占比百分之七八十的线下交易量仍然继续挑动着革新者们敏感的神经,新零售的竞争博弈才刚刚开始。
对于传统超市而言短时间的转型阵痛自然无法避免,但他们只能向前走,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只是这条路,也许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本文数据、内容源自36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