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乐乐奶奶临时有事,就拜托我妈帮忙接孩子。这下可把硕硕高兴坏了,自从上了一年级,他还没和乐乐一起玩过呢。
可是,高兴也是一小会儿的事情,两人在一起没玩多久,就因为“是奥特曼厉害,还是蜘蛛侠厉害”的问题吵了起来。
硕硕喜欢奥特曼,所以对奥特曼是大夸特夸;乐乐喜欢蜘蛛侠,自然不甘示弱,不仅夸了蜘蛛侠,还说“奥特曼就是一群大个子笨蛋”。
这下硕硕有些不高兴,气得要赶乐乐走。而乐乐也生气了,拿着书包就要离开。
我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本来,我是想进行干涉的,想做他们的社交救火队,帮助他们把矛盾解决掉。
但是,在开口之前,我突然停下了,意识到了自己的思维盲点:我希望孩子不吵架,但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比起救火,教会他冲突管理才是根本。
而且,吵架其实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能让孩子在这个过 程中,学会表达自己,学会倾听,甚至学会谈判。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怎么教会孩子处理冲突问题呢?
我分4个步骤进行,分别是:表达、接收、界限、连接。
下面我就具体解释一下,这4个词是什么意思,以及是怎么进行的。
第1步,表达
这里的“表达”,是让孩子充分地表达他的委屈,让孩子自己去表述,在发生矛盾的过程中,他经历到了什么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如果和孩子发生矛盾的小朋友也在身边,就需要让对方也表述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过去安慰了一下硕硕,并问起了他事情的经过。其实经过我都看在眼里,我只是想要知道,他是怎么看待刚才发生的事情的。
果然,硕硕居然认为,对方不喜欢奥特曼,就是不喜欢自己;说奥特曼的坏话,就是说自己的坏话。
而我再去问乐乐时,他则认为,奥特曼总是笨笨地挨打,不像蜘蛛侠那么灵活,可以跳来跳去。看得出来,他并没有伤害硕硕的意思。
第2步,接收
所谓“接收”,就是要去了解,在发生矛盾的过程当中,对方的委屈是什么?对方的顾虑是什么?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靠猜是猜不出来的,所以需要让孩子去聆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努力保持沉默,尽量不要去辩解。
也许孩子也感受到了很多的不快乐,但是在这一步,主要的目的是接收对方的委屈,所以需要孩子学会忍耐。
我去问了乐乐,他为什么感觉到生气?同时,也让硕硕在一旁听着。
乐乐表示,自己认为自己没错,只是说了实话而已:“蜘蛛侠更厉害一些,奥特曼怎么能比得上呢?”
而且,更让乐乐觉得生气的是,硕硕居然不接受他的观点,让他觉得特别意外,好像受到了背叛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硕硕有几次想说话,都被我拦住了。毕竟在这一步,他的主要任务是倾听。
第3步,界限
“界限”,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而这里的界限,是说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对方的哪一种行为触动了自己的底线,并且说出来。
如果能找到其中的关键行为,孩子就会知道,矛盾不是对方制造出来的,而是自己的底线被触动了而已。
但是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需要孩子多去练习。
我很清楚,硕硕是把奥特曼等同于自己,但是对方并不这么认为。当对方表示不认同奥特曼时,硕硕就认为那是不认同自己,所以他的反应才会那么强烈。
而乐乐生气的原因是,他发现在很多地方和他一致的好朋友,虽然不认同他的观点,还和他强烈争吵,这是他所不能接受。
由于两个孩子并不清楚底线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底线,别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求同存异的重要性。
第4步,连接
这里的“连接”是指“爱的连接”,“友谊的连接”。
当孩子表明各自的界限,也知道惹怒自己的原因后,就要放下矛盾,去回想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对方的优点在哪里。
回想过后,就要把自己对对方的感恩、对方的优点说出来,而对方在听到这些感恩和称赞后,也会回想起美好的过去,放下矛盾。
在我的提醒下,硕硕想起来,提前乐乐经常和他一起玩,还送给他几个奥特曼玩具。而且,乐乐还非常善于表达,经常带着她一起融入其他小团体。
而乐乐也记起来,硕硕曾把自己最喜欢的积木送给他,而且,总是默默的照顾他,把他弄乱的玩具,弄丢的东西收起来。
想到这里之后,两个孩子都笑了,也握手言和。
社交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矛盾也是,它是孩子友谊的试金石,也是增强剂。
我们要做的是,教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矛盾过后,孩子的友谊更加深厚,以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也知道如何解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