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破塑料值几个钱?”熊孩子掰断15万手办,家长溺爱是害子毒药

“破塑料值几个钱?”熊孩子掰断15万手办,家长溺爱是害子毒药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如今,"熊孩子"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被列入了"四害"的范围,大家都避之不及。可是父母们却永远也意识不到,"熊孩子"之所以会成为人人讨厌的对象,跟他们的错误教育离不开关系。

"破塑料值几个钱?"熊孩子掰断15万手办,家长溺爱是害子毒药

有位网友分享出了自己整治"熊孩子"的经历,看着大快人心,却也让不少人开始反思起现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来。

"熊孩子"是网友的远房表弟,从小被父母和爷爷奶奶惯坏了,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给他。这天,表弟趁网友不在家,私自跑到他房间里乱翻东西,还把他精心放在展示柜里的手办给毁坏了。

网友回家后怒火中烧,可是表弟的父母却一直维护着孩子,说孩子年纪小,不是故意的:"这几个玩具不就一些破塑料吗?能值几个钱。"在听闻手办15万的价格后,这对"熊父母"反而还指责网友:"发神经买这么贵的玩具。"

因为熊孩子的父母拒绝赔偿,愤怒的网友二话不说报了警,让警察立案并表示自己一定会追究到底。



父母最不该说的两句话

1、 他还小,不懂事

不少父母都用这句话为孩子开脱,妄想孩子从错误中摘得干干净净。可是孩子的"不懂事"可以是不懂人生大道理,但不能不懂是非曲直。如果父母默认孩子不懂事而一直不做出改变和教育,那么总有一天,孩子会为自己的"不懂事"买单。

2、 别跟孩子计较

在这句话的语境中,父母把自家孩子放在了弱者的位置,认为"强者"不应该仗着自己年龄大而欺负"弱者"。但是父母们应该明白,在某些情况下,只有"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区别。

如果熊孩子弄坏了大人的手办,那么熊孩子在这个事件中,就是明显的"施害者",而大人则是手办破碎的"受害者"。如果父母弄不清这层关系,那也必然无法带正孩子的三观。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扭转"熊孩子"的脾性?

1、 立规矩,并且说到做到

在规矩约束下的孩子,行为才会有分寸。父母们平时可以告诉孩子有哪些事情不该做的,并且写成公约,做到言出必行。父母不能定了规矩以后就完全忘了这件事,更不能做出言行不符的事情,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2、 犯错后适当惩罚

当熊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们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为他脱罪,而是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并且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道歉。

父母们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惩罚方式,比如罚站、罚抄写等,或者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去弥补造成的损失。这些举措会让孩子牢记自己的错误,下次不敢再犯。

"熊孩子"来自不合格的父母

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溺爱"是将他们拉下深渊的第一步,并不可取。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引导,一味地放纵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犯下更大的错误。

今日互动话题:你怎么看待父母袒护熊孩子的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爆文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99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