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人们常说好的情绪要留给最近亲近的家人,可这句话到了自己身上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而单纯的孩子也有这样时候。
在外面见了一个孩子感觉文文静静的,但不代表他在家里也是如此。在外面乖巧的像个绵羊回到家里可能就变成了“小霸王”。
到底哪一面才是孩子真实的样子家也很糊涂,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窝里横”。
家里面的“小霸王”
田女士的儿子阳阳今年刚刚上幼儿园,去之前就担心他到了幼儿园会不会讨人厌,因为孩子在家实在是太淘气、太霸道了。
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田女士就担心地询问老师,阳阳有没有淘气或者添麻烦,但老师说你儿子很乖的呀!
起初田女士还不相信,但是接孩子放学时见到了一个很平时不一样的儿子。
第一天上学不仅没有哭闹,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还很有礼貌的跟老师说再见,然后乖乖拉着田女士的手往家走。
田女士还很惊讶儿子怎么变化如此大,结果刚到家阳阳就“原形毕露”了,看来刚才只不过是假象。
孩子的“两幅面孔”
有多少家长是这种感受?孩子在外面和在家里的样子差很多。对外人有礼貌却在家中却蛮不讲理,在老师面前乖巧听话回到家里继续做“小霸王”,这样的“两幅面孔”是装出来的?
其实孩子在外面有礼貌一些是好事,但是在外面太怂、总是讨好别人,回到家里却变成“窝里横”的孩子却有些极端。
造成孩子这种表现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多半跟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性格有关系。
这4种教育方式容易养出“窝里横”的孩子
1)“窝里横”的父母教出窝里横的孩子
家里应该是很温馨的地方,家庭成员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但是一些家长本身就有很不好的习惯。
比如爸爸总是在家里面呼来喝去,在外面却给人好丈夫好爸爸的印象,妈妈在外面有耐心回家后特别暴躁。这种“窝里横”的家长很容易交出同样表现的“窝里横”孩子。
2)家长对孩子太过娇纵
生活条件比变好了家长对孩子倍加疼爱,但掌握不好度宠爱过头家变成了骄纵。
太惯着孩子会让他在家骄傲任性、目中无人,丝毫不尊重家人,因为孩子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有人说他。
3)孩子与外界接触少
到了外面太“怂”的孩子,除了性格原因跟他的经历也有关系。不常与外面的环境接触,到了新的环境什么都不懂变得唯唯诺诺,因为自己太小不敢有过多的举动,看起来像“小绵羊”一样。
回到家后放松下来才敢跟父母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形成了性格上的反差。
4)太“爱面子”的父母
家长想让外人对孩子有一个好印象,因此会在出门之前告诉孩子如何好好表现,不能给自己和爸妈丢了面子。
这样孩子到外面后就会压抑自己的天性,配合家长口中和别人的印象展示出对应的性格。
回到家后卸下伪装,并且因为压抑而更加强烈的想要做自己,就像是一种对家长的反抗,不想为了“面子”问题而假装。
团子妈心里话:
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孩子出现了“窝里横”的表现,就看看孩子是否受到了以上几种教育。
有时候孩子问题不是他天生的毛病,更多的是家长教育不当的一个反映。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有“窝里横”的情况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