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秋收里的中秋

秋收里的中秋

儿时的中秋,已经是三十多年前了。回忆起来多是秋收的辛苦,少有中秋的欢乐。

每年中秋,正是庄户人家的秋收时节。


我们老家,玉米叫棒子

那时候收割庄稼,都是靠劳动的双手。掰棒子,剥棒子,捆秸秆,不是重活计,十来岁的孩子完全可以是一个整劳力。

我努力回忆,却总也记不得中秋时节有多少孩子的欢乐。只是难忘钻在玉米地里,忍着浑身刺挠,一个一个掰棒子时的辛苦情形。



一家人每人一垄,互相看不见身影,只能听见玉米秸秆沙沙作响,还有一个个玉米从秸秆上掰下来时咔嚓咔嚓清脆的声响。

一个个棒子掰下来,一个个剥掉皮,等晾晒后,还要一个个把棒子粒磕下来,等到来年再一粒粒种在地里。


玉米是一个一个掰下来的


正是玩闹的年龄,我总是对这些农活充满了排斥。

“农民咋就这么苦这么累呢!”我经常牢骚。

“那你就好生学习,考学出去别在家里务农啊!”爹娘说。

中秋晚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丰盛的晚餐,只有爹娘为了秋收提前腌好的一罐咸鸭蛋终于可以上桌了,还有刚煮好的一锅嫩棒子在旁边冒着热气,娘也把藏在粮仓里不舍得吃的苹果了拿出来。


就着咸鸭蛋吃馒头


一切都跟平时差不多,只有桌子上的一盘五仁月饼和当空的一盘皓月,在告诉你今天是八月十五了。

尽管抱怨没有大鱼大肉,但劳动后的辛劳饥饿,还是吃得很香甜,整了个肚儿圆。

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高高的棒子堆边剥棒子,爷爷奶奶也会过来帮忙。大家一边说着话一边手里不停歇。很快,每个人的面前就露出了或大或小的豁口,玉米须棒子皮也簇拥在了每个人的身边,展示着大家的劳动成果。


棒子皮要一个一个剥下来


“今年收成不错!”大人们脸上带着不知疲倦的笑容。

在他们眼里,庄稼丰收比中秋更让人快乐!

后来我逃避农活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参加了工作。每年中秋回来,依然还是秋收的繁忙景象。还是那些活计,但因为有了农机的帮忙,秋收变得轻松了许多。

这时候爹娘也能放下地里的活,专门为我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了。这时的我们,虽然不再嘴馋,但依然吃得大快朵颐,似乎是想把儿时的缺憾补回来一样。

再到这几年,秋收变得更简单了。收割机一来,爹娘站在田间地头,眼看着就可以颗粒归仓。老两口越来越有时间给我们准备中秋的团圆饭了。


机械收割一步到位


可是他们的孙子孙女们却对满桌的鸡鸭鱼肉没有多少兴趣了。

“早几年没条件让你们吃好的。现在条件好了,反倒不稀罕了!” 老两口面对一大桌子菜满怀惆怅。

今年的中秋赶上了秋收的尾巴,爹娘说就等着耕地撒肥呢!你们回来多住几天。

可孩子们大了,却不愿回老家了。在他们眼里,以前的青纱帐玉米地,棒子堆晒粮场,已经没有了新鲜感。饭桌上的扒鸡火腿炸肉炖鱼月饼苹果,口味也都是年年如此。


满满一桌子家常美食


“必须回去!老家的月亮,比城里的亮。老家的兄弟姐妹,比城里的亲。”我说道。

已经四十出头的我才逐渐明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怎样都是团圆的味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40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