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赵一曼原名李一超,在她牺牲16年后,家人才知道她的女英雄身份

赵一曼原名李一超,在她牺牲16年后,家人才知道她的女英雄身份

赵一曼原名李一超,在她牺牲16年后,家人才知道她的女英雄身份

1926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破天荒”的开办了女生队,在招收的两百多名女学员中诞生了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她们中走出了不少巾帼英雄和名人,如郑梅仙、胡兰畦、危拱之、黄杰,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进入军校学习前,早已在姐夫郑佑之引导下加入了共青团,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被升任为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部长,1926年,刚入党不久的赵一曼报考了武汉黄埔分校,成为黄埔军校史上第一批女学员。

军校毕业后,她来到上海参加地下工作,不久后在组织安排下赴苏留学,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她的理论水平得到升华,更重要的是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陈达邦,说起来陈达邦还是她的师弟,他毕业于黄埔八期,婚后的赵一曼因为怀孕就先回国了。

回国后的赵一曼先是在宜昌、上海等地进行地下工作,后派往东北,在沈阳、哈尔滨等地领导工人运动,1934年,赵一曼奉命来到哈尔滨以东地区,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支援抗日武装,后来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二团政委。

1935年11月,因为叛徒出卖,赵一曼和战友们陷入敌人包围中,她在掩护战友撤退时因负伤被俘,日军为了获得情报,将她送进医院救治,没想到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被赵一曼英雄事迹感化,并帮助她逃离医院,只可惜在距离游击区十公里处再次被捕,后来在狱中,敌人用了各种酷刑,也没有让她屈服。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往珠河县,在县城小北门处遇害,年仅31岁。

赵一曼原名李一超,后来到东北参加抗日才改名的,而丈夫陈达邦一直在苏联学习,对妻子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后来他回国后,先找到寄养在亲戚家的儿子,但是却一直没有妻子的消息,只知道妻子李一超后来去了东北参加了抗联。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电影《赵一曼》的播出,赵一曼成为全国闻名的抗日女英雄,虽然陈达邦父子也看过电影,却不知道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妻子李一超。

但幸运的是,赵一曼生前留下的与儿子的合影照得以保存,后来到了赵一曼姐姐手中,1952年,她又通过任弼时夫人陈琮英(陈达邦妹妹),找到几位赵一曼的生前战友,拿出照片辨识,终于证明赵一曼就是妹妹李一超,在女英雄牺牲16年后,赵一曼的家人终于知道她的英雄身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75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