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科学家:黑洞是通往未来的入口,但你却不能用它时间旅行

科学家:黑洞是通往未来的入口,但你却不能用它时间旅行

从人类文明近万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发现,每隔几十或者上百年,文明都会迎来一些变革,而变革通常是由当时最神秘,或者说关注度最高的东西开启。


像提到人类科学的开端,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伽利略在天文望远镜中看到月球环形山的时候,同时也应该会想到建立了力学体系的牛顿爵士。

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人类科学的奠基人、引路人,拉开整个时代的序幕呢?其实就像刚刚所说的,变革通常由当时最神秘的事物开启。


在神学衰落科学兴起的时代,没有比星空更神秘的事物了,那规律运行的庞大天体、绚烂夺目的奇异色彩,无不赋予了星空神秘的气息。

从人类本能上来看,人类对星空的好奇不过是一种本能反应,但这种本能反应却推开了一扇瑰丽的大门。在伽利略时代之前的人类,肯定无法想象这种绚烂夺目的景象。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当前的时代其实和人类最开始仰望星空的时代没什么区别,那现在什么事物能够再掀起一轮新的文明发展革命呢?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主要关注点早已不再局限于地球,甚至不再局限于肉眼可见的宏观世界,所以许多事物都承担起了“星空”的角色,力求将人类文明引入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可控核聚变、基因科学、系外空间等等。


而细心的朋友或许已经发现,这列举出来的事物中,并没有人类完全不了解的事物,那么问题来了,在人类现在的科技力量下,究竟还有什么东西对人类来说几乎是完全未知的呢?答案显而易见——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它强大的引力和超大的质量,让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都无法逃脱被吞噬的命运。


可它不仅仅会吞噬物质,在两个星系进行合并的时候,中心的超大黑洞甚至还会合并,成为一个质量和体积更为惊人的巨型黑洞。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大黑洞距离地球约35亿光年,质量是太阳的180亿倍。


其实自从黑洞这种天体被发现开始,有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被黑洞吞噬的物质去哪了?

有人曾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所在的宇宙是一个二维平面,黑洞就是这个平面上的“漏斗”,那些被吞噬的物种可能已经不在这个宇宙中了。


而另一个说法则更加的颠覆认知,漏斗通向了更高维度,被吞噬的物质全部进入了更高的维度中。


爱因斯坦在其相对论中曾预言,在黑洞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密度和质量都无限大的点,这个点和诞生宇宙的点有着相同的名字——奇点。


科学家们试图用人类逻辑去解释奇点,但是根本就无从下手,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具有“无限”属性的东西。

什么东西的体积可以无限小?什么东西的体积又可以无限大?什么东西的密度能够无限小?什么东西的密度又能无限大?在人类的认知中其实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东西。


高中物理学到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有一句话: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质量乘积成正比。

若手中拿着一个球,那它的质量就是一定的,假如该球向地心坠落,那它的质量就会不断地增大,当它和地球质心无限接近的时候,按照定义它的质量应该是无限大,可现实根本不是如此。


无数的实验证明,在人类肉眼观察不到的微观世界中,所有的经典物理学理论都将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名为“量子引力”理论。

印度理论物理学家阿贝·阿希提卡(Abhay Vasant Ashtekar)等人,在量子引力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圈量子重力论”。他们认为宇宙的结构并不是整体的,在足够小的尺度(普朗克尺度)下时空是离散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小组,借助“圈量子重力论”研究黑洞,意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黑洞中心根本不存在奇点,曾被黑洞吞噬的所有物质,将会在未来的某刻被猛烈地喷出。

阿贝·阿希提卡指出,根据“圈量子重力论”建立的黑洞模型显示,黑洞内部极度扭曲的时空结构,可能会使得黑洞转化为所谓的“白洞”,也就是向外喷射物质的黑洞。


由于黑洞是宇宙中时空扭曲最厉害的地方,它转化为向外喷发物质的“白洞”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

研究人员认为,转化虽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转化的过程并不是悄无声息地,含有超高能量的宇宙射线以及神秘的快速射电暴,极有可能就是转化过程的“动静”。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朋友会想,黑洞内部时空扭曲严重,并且未来还有机会重新被喷出,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借用黑洞穿越到未来呢?毕竟由于时间膨胀效应的存在,在黑洞中呆一分钟,外面可能已经过去了成百上千年。

事实上,这种想法注定不可能实现了,你根本不能用它来进行时间旅行,因为据科学家所说,被黑洞吞噬的物质最后都会被分解成最基本的量子单位。这就意味着,进去时你还是你,但是出来时你已经变成了基本量子单位,没有任何意识的存在。


要知道人类之所以被称为智慧生命,就是因为有复杂意识的存在,如果没有了意识甚至连身体也没有了,其实只能被称为“尘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315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