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很喜欢依赖外界,不舒服了忍着,忍着忍着就没感觉了,到了有病了找医生,然后吃药。却很少注重自己应该去改变什么,去修正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不适期
总是在外界寻找答案,却很少去自己去验证这个答案,或者说寻找更精确的答案,就像以前我一度身体不适,竟然经过了7,8年的自适应期,这7,8年我的身体开始感到不适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寻找答案,而是去适应这种不适。
那很快呢,在这种不适中习惯了,甚至在这种不适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就是又懒。没什么干劲儿。处于一种比较低能量状态,生活工作。
直到我停下来以后,很长时间发现我做不了我很多想做的事情,是因为我的身体问题,我没法长时间的集中我的注意力,我没法很有能量的去热情饱满的干做成一件事情。
疾病期
适应期不管不顾的结果就是进入下一个层级:
- 疾病期,我开始寻找外界的帮助,去看中医,最后选择一个适合我的治疗方法开始用药,我很依赖外界的药物,沉迷于吃各种中药和保健品,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改善自己的任何生活方式,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只是吃药不停的吃,那又吃了三四年,可以说有所改善吧。
可慢慢的我发现即使医生很了解我,他的医疗经验也很丰富,诊断准确,却依然有盲点。比如说有一个症状,他一直都没有帮我改善,当有一天我再问他,他让我告诉下他之前他开的是什么方子,给他看一下?我忽然就明白,我真的没法再问他要到答案了。
- 第一医生有自己的很多事务,而且你并不是他唯一的病人,他不可能把你的症状和情况牢记于心,他就是帮助你而已,拯救得靠自己。
- 第二,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医生更不例外,并非圣人。
自救期
就这样我开始进入下一层级:
- 自救期.我发现医生再怎样也没有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也就是这个期间我开始调动我所有精力去自己想办法。
- 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调研,然后呢,我对我自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从饮食上,从补充的药物上还有生活方式上,一段时间后我惊讶的发现之前那个顽固症状消失了,被我治好了而不是外界治好了。
尝到主动掌控的自己的乐趣,我又寻找到了很多其他身体问题的答案。
包括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有一个毛病,就是我洗完澡以后肘窝这个地方会很黏,以前我老以为是沐浴液没洗干净,所以我会再用沐浴液涂一遍使劲冲洗。
这个状态持续了四五年我都以为是常态了,我就是老忘了冲,但我在寻求自己答案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这是湿气太重的原因,身体有痰湿,所以这个地方都造成了外部的皮肤的一个黏的感觉,尽管它摸上去并不粘,但你是有这个感觉的,这就是痰湿,如果再进一步就是湿疹,我会想起夏天曾经真的那里起过一点湿疹,后来涂了药就不记得这事了,但洗澡后粘是长期存在的,可是这个症状医生不会知道,你也不会告诉医生,因为这个症状太隐蔽了可能根本想不起来,那这些东西就需要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找答案。
所以10年,我绕了这么久的路找到答案,自我疗愈要大于外界的帮助,面对问题的解决顺序究竟是什么?其实一开始就应该是这样做,可能会大不一样。
那从现在开始呢
- 一有问题就开始动用自己的精力去先主动去思考寻找答案。
- 寻找外界帮助跟外界结合。
- 3.根据以上+自己的状态做出自己的判断,制定出自己的方案=属于我的答案,而不是把自己交给别人,让别人给我答案。
而且我观察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会观察到很多癌症的病人,我发现最后生存率高的活得久的人都是一开始就主动参与到自己的治疗过程中,他用的心血比医生的还要多,他非常了解自己。
也非常会透彻的去理解医生方案,然后再自己去坚定的执行,而把自己依赖给别人,统统扔给医生,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除了防备你是不是想赚他的钱会动脑筋,这些人其实就会变成了别人判断失误的一个牺牲品,而这种态度也会影响对方,医生怎么对你,有时候也是患者教的,你自己的都不理自己,他也会处理的相对粗糙。
对自己的身体真正负起责任,是我很大的一个感悟,因为走到医院这一步,其实已经是到了疾病的一个阶段,而在疾病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而修正,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完完全全可以阻止一切疾病的发生的,如果可以提早养成这样的觉知力,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比华佗还厉害的医生,华佗自诩下医治已病,我们是上医治未病。
因为这个医生只有也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以不要太看自己,我们可以做到,让我们自己更健康。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一生,更厉害的事情就是保证我们健康快乐的,充满热情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现在看到很多人从很年轻就开始保养自己的身体,开始学会喝温水,晚上泡脚我觉得真的是很大的一个进步,我觉得非常好,这证明我们在这个浮华的年代慢慢能去回到一个本质上生活和有意识的提早照顾我们的身体。
那些挥霍年轻的代价唤醒这种意识,是人整体的一个进步,而这种进步可以通过个人的感悟,每个人都做到更加的深化了解自己,我想这也是我一生都需要修炼的课题。#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赛##医者人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