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很多人都认为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可是到退休以后领取养老金,才发现养老金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同样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可以领到四五千元,而有的却只能领到八九百元。退休以后增加养老金,有的人可以增加到近200元,而有的人只能增加八九十元。
为什么养老金会这样悬殊?缴费15年,养老金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1998年以后参保缴费的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生成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相应的计算公式是由2005年国发38号文件确定的全国统一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都是按照60%最低基数缴纳的,这样计算出他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缴费年限15年,退休金就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现在,全国各地计算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在5000~6000元之间,个别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地能达到8000元以上。
12%的社平工资真的不高,一般也就在600~700元之间。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非常好算,可以通过社保部门查到个人账户的余额,然后根据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
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而50岁退休则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很多人退休时个人账户的钱数并不多,一般也就3~5万元。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差不多在200~360元之间。
两部分养老待遇相加,差不多每月可以领取800~1000元的养老金。
退休以后,养老金会按照国家统一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进行调整。养老金调整一般分为三部分调整,定额调整是人人增加相同的钱数,倾斜调整是针对高龄老人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特别照顾。挂钩调整却是要按照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一般来说,养老金水平低,缴费年限短增加的钱数会越少。
所以,不要指望养老保险只缴15年能够领取一份很高的养老金待遇,基本上也就是刚刚超过低保水平吧。一般建议还是缴费时间更长,养老金待遇更高一些,这样更稳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