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因身体原因宣布辞职后,外界对继任者的人选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和猜测,而在9月14日,这一悬念终于被揭开,热门人选之一的菅义伟当选为新一任日本首相。
菅义伟当选新首相,否定“反华包围圈”
菅义伟对安倍路线的立场以“继承”为主,这一风格也是他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领导者上任后可能会出现的“水土不服”。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颇受期待的竞选人石破茂曾提出“亚洲版北约”构想,菅义伟对此表示了否定,认为这会形成“反华包围圈”,虽然石破茂解释称这一构想并非有意排除中国,但菅义伟仍然认为此举会在带来朋友的同时带来敌人。与石破茂的对华主张不同,菅义伟力求高效利用机会,努力解决问题。
这边菅义伟刚刚上台,那边美国也即将迎来大选,这对美日现有同盟关系来说将是不小的变数,事实上,不论美国领导人是否会发生变化,仅仅是日本这一方的变化就足以带来不确定因素。
美国大选也将到来,美日同盟或将动摇?
在菅义伟之前的安倍晋三对美国有着充足的热情和耐心,常常主动与特朗普接触,更是重新解读了和平宪法,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这在强化日本实力的同时也巩固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然而,从菅义伟目前表现出来的言行来看,他对待美国的态度与安倍存在一定的差异,况且,特朗普还总是批评日本,菅义伟恐怕不具备安倍那样的容忍能力,还有在美国对日本的军费数额上,菅义伟也颇有微词,这样来看,美日同盟是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的。
事实上,日本当下还有不少棘手的难题等待着菅义伟一一解决,比如疫情和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及此前被搁置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对新首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菅义伟就更加不应该把精力分散在追随美国、排斥中国这件事上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不输于美国,日本若能摆出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处理对华事项,对两国来说都将是利大于弊的。正所谓不破不立,在此也不妨期待一番中日关系新格局的建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