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兵仙”韩信,历史上到底有多强?

“兵仙”韩信,历史上到底有多强?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家四圣”之一,有“兵仙”“神帅”的称号。一生战功赫赫,集王侯将相于一身。如此一人,历史上到底有多强?

漂母乞食,胯下之辱

韩信出生寒门,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年轻时不屑行商坐贾,唯独对兵法谋略深感兴趣。母亲死后,生活无依无靠,甚至乞讨为生。遭邻里乡亲厌恶,生活苦不堪言。一日于淮阴街头被恶少出言相激,韩信忍一时之激奋,受胯下之辱。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能有什么成就!

成也萧何,登坛拜将

公元前208年,韩信投靠项梁领导的起义军,项梁战死后,在项羽手下任职郎中。自此韩信一直被冷落,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公元前206年,韩信投奔刘邦,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同年,韩信弃汉逃走,被萧何追回。萧何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自此以后,韩信开始谱写自己的传奇。

楚汉战争形势图

战必胜,攻必取

韩信分析了楚汉双方优势,提出了任用贤将、论功行赏、夺取关中、还定三秦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206年,韩信通过明修暗道、暗度陈仓之举,出奇制胜水淹废丘,助刘邦突围汉中。

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彭城,韩信迅速收集溃败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阻挡了楚军的攻势,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同年八月,刘邦派韩信率兵伐魏。韩信以声东击西之计,率汉军渡过黄河,奇袭魏国重镇安邑,俘虏了魏王豹,平定魏国。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韩信、张耳统兵进攻赵国。赵国屯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韩信之军不足三万。韩信利用赵军主帅轻敌之心,正面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引诱赵军主力出击。背后却派轻骑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山坡上潜伏下来,伺机偷袭赵营,等到正面战场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时,潜伏的骑兵立刻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旗帜,并与汉军主力两面夹攻,大破赵军,活捉赵王。

同年,韩信听从李左车的计策,按兵不动,摆出攻燕的态势,同时又派使者游说燕国,燕国不战而降。

公元前203年,韩信引兵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韩信趁齐国戒备松懈之际,袭击齐驻守历下的军队,攻下临淄。项羽闻讯派遣大将龙且率军援齐,楚齐联军20余万与汉军数万对峙于潍水两岸。韩信派人连夜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然后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袋,水淹龙且军。韩信率军反击,大败楚军,龙且被杀。很快齐国全部平定。韩信被册封为齐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会师垓下。韩信采取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战术,围歼楚军,项羽兵败自刎而死。

自此,汉朝统一天下。

国土无双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韩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汉朝的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作为统帅,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在韩信的军事历程上,除了最后一次垓下之战时指挥的是优势兵力外,他指挥的所有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已失传)

刘邦:战无不胜,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萧何: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苏轼: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韩信是唯一一个被时人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出将、入相、封侯、称王,中国历史上只有韩信一个人全部做到过。

传奇人生,谁与争锋

寒门出生的韩信,短短数年,竟可从底层逆袭到将相王侯,而立之年便已成为一个传奇。试想一下,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38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