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的无畏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成立。无数在战争中倒下的战士们,铺垫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长城,谱写了一代代历史的乐章。
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向轩,是目前解放军确定的年龄最小的红军,七岁他便加入红军的队伍,九岁就跟随队伍加入了长征。
向轩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革命世家,他的舅舅就是我国著名的开国元帅贺龙,他的姐夫还是开国中将廖汉生,这个家族中出现了109位革命烈士,可以说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长坎坷
向轩的母亲是贺龙元帅的妹妹,也是出名的双枪女英雄贺满姑,她在怀有身孕之后还坚持上山支援打游击战,可以说向轩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他的革命事业了。
在向轩两岁那年,他的母亲带领掩护伤员的后方游击队被地主团防武装袭击,突围转移后又被叛徒出卖,最终被捕入狱。那时两岁的向轩和五岁的哥哥,还有才几个月大的妹妹及母亲,一同被关进牢中。
1928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敌人残忍地将向轩的母亲实施各种暴行,企图逼她说出其他人的下落,但坚强的贺满姑闭口不言,最后被虐待致死,英勇就义,这个可怜的母亲再也没有陪伴孩子度过中秋节的机会。
向轩的大姨贺英想尽办法买通了大牢的看守侍卫,才把仍困于狱中的兄妹三人救了出来。没了母亲的向轩被大姨收养,从此喊贺英"妈妈",并跟着贺英学习武术,天赋异禀的向轩三四岁时就学会了使用手枪。
向轩7岁那年,他的大姨贺英和二姨贺戊妹再次深陷被叛徒出卖的困境,遭到了敌人的偷袭,贺英身上中了多发子弹,死在了向轩的面前。贺英临死前,把一把手枪、五个银元和两枚戒指交给了向轩,并嘱咐他去寻找舅舅贺龙,找红军替死去的战士们报仇。
向轩看着自己视作亲生母亲的贺英死在自己面前,痛苦万分,但他没有选择,为了背负着亲人给予的希望与使命活下去,为亲人报仇,年幼的向轩只能强忍泪水,勇敢地突出敌人的包围,生命力顽强的向轩,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找到了舅舅贺龙。
二姨贺戊妹看到姐姐贺英被杀后心里悲愤交加,她一边掩护伤员撤退,一边拿起武器冲上前线想为姐姐报仇,子弹打没了就换大刀同敌人近身肉搏,可惜寡不敌众,可怜的二姨贺戊妹也被敌人俘虏,最后因伤势过重死在了狱中。
加入红军
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向轩很快得到了突出重围的机会,找到了舅舅贺龙,并参加了红军,刚刚死里逃生的他腿上中弹负了伤,在红军的队伍里休养了半年才得到好转。
舅舅贺龙和红军队伍真的为死去的贺家姐妹报了仇,姐夫廖汉生带着红军杀回战场,他们抓到了杀害贺满姑的凶手,当时年仅7岁的向轩也得到了机会亲手将其杀死,替母亲报了仇。
加入红军后,向轩就在队伍里不断的训练,提升自己的能力,年龄尚小的他先是在队伍中担任勤务员、通信员。长征开始的那年,年仅9岁的向轩也参加了这次战略性的重要大转移,跟着大部队人马一起走完了万里长征路,他是这次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小红军。
在长征的路程是很遥远的,很多成人都难以扛得住一天的长途跋涉,更别说是年幼的孩子了,为了照顾小向轩,部队为他找了一匹马来骑。但向轩很少骑马,有时甚至自己走路一走就是一天。
其他叔叔们知道向轩脚上的伤还没好,就很关心地来问他为什么不骑马,懂事的小向轩说,因为医生说腿伤就要多活动才能好,行军就是最好的活动。这让其他叔叔们十分感动,更加敬佩这位坚强的小红军。
红军改编之后,向轩被授予连长一职,参加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很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全身上下共计26处深浅不一的伤痕,有的弹片甚至还留在体内没有取出。在29岁那年,年轻的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来因为他的积极作战又得以提升为上校。
当退役后,老友廖汉生发现向轩的退休待遇仅仅相当于少校,就很奇怪,准备替向轩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但低调的向轩拒绝了,他表示全军有很多像他一样为国家奉献的人,如果只有他提升了待遇是不公平的,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
向轩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幼年的坎坷经历并未让他就此消沉,反而为亲人报仇成为了他接下来为国家为革命奋斗的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多像向轩一样的青年,他们有的可能才仅仅十四五岁,脸庞还很稚嫩的他们就要和大人们一样,冲向战场,为保护自己的国家浴血奋战,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和诞生,更不会有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环境。
在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忆苦思甜,感恩革命前辈为国家付出的鲜血与生命,将他们作为榜样,鼓励我们承担起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文/羽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3850.html